我平時是個慢性子,但是工作起來卻有點急,想著要做的事,有時候會興奮的夜里爬起來。
我總說老公,開車時,別打電話,他說有事情如果不馬上辦完,就著急,現在看來,心情可以理解。
有個30秒原則,也有說2分鐘原則,就是這件事如果在兩分鐘內可以做完,不妨先做了,這樣你就會放下它,然后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但現實往往是,你把這件事先放下,然后就忘記。
還有一些不是小事,但因為麻煩,因為耗時,因為消耗感情和精力,我們喜歡說“哪天”“等我有空”,這些說法,其實是這些意思:
“哪天”是客套
“哪天來我家玩啊”,“哪天你來我好好招待”,這輩子沒聽過這句話的可能性為零。但是你會去的可能性也極低。
當然也不乏真情實感,建議別再說哪天了,說具體點,“假期一定要來我家,那時候XX特別好吃”“這周末有空嗎,一起出去玩啊”。
且讓我區分客套和誠意。
“哪天”是敷衍
“哪天見面好好聊”,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見面,有些人,一輩子也只見這一面。
飯局上,一些關于哪天的承諾,多半會不了了之。有些男友對女友說“我哪天買給你”,只要女友不提,多半也是想不起來的。
不只是買買買,為什么總有些人抱怨男人不守承諾?因為他說的時候也只是敷衍,當然也有些人只是記性不好。
且讓我區分敷衍和忘記。
“哪天”是拖延
“哪天我弄好了就給你”,工作中最耳熟的一句話。
我最近開始做新媒體運營,本來計劃好一周發兩篇原創,但是因為同事請假了,我們沒有提前準備好文章,差點沒有及時更新。
其實這和做報紙雜志是一樣的,馬上要印刷,發現內容還是空白,這時主編的心能不急?
我只顧著把文章寫好,然后甩給漫畫師,卻沒有去跟進,想著她“哪天”畫好了就行。
“哪天”是很耽誤事的。
“哪天”是不重要
“哪天再說吧”,比如健身,我下載了KEEP快一年,只有下載那天打開看了下,然后就一直想著,哪天需要再用。
很多APP就這樣安靜的躺在手機里,很多工具也是,畫水彩的工具,你一直不提筆,因為這對你不重要。樂器已經在角落落灰,十級已過再沒必要摸。
很多人也是,哪天再孝敬父母?
也許再沒有那一天
“哪天一定要帶父母出去玩”,可是有了孩子不方便,工作太忙不方便,拖到父母70歲,結果已經玩不動了,還有的也沒等到70歲。
“哪天再告訴她我愛你”,沒等你開口,她已經是別人的老婆。
“哪天再多陪陪孩子”,轉眼她已長大。
要記住,現在的你永遠比未來更有空。
有個朋友想寫文章,在簡書寫了一篇之后,很久都沒有第二篇,她說自己每天太忙了,我說你現在還沒有娃,以后只會更忙。
因為,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輕的一天。
今天也許是你余生最瘦的一天。
今天是你最健康的一天。
今天也是你角色最少,最有空的一天。
每天多做一點,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有什么挑戰在等著你。
手有余糧心不慌,沒空只是借口,現在馬上去做你想做的事,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