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想用跳舞驚艷別人
搬到了新小區,小區有個中心廣場,傍晚時分很熱鬧。
下了班后會健健身在小區走上半小時,前幾天在小區走路時,被一群跳新疆舞的一大媽大叔吸引了,大叔們打著鼓點,大媽們跳著舞。
熱情洋溢的舞蹈和有節奏感的鼓點頓時激起了我內心跳舞的渴望,站在一邊看著他們跳舞,想著以我的能力學會了新疆舞,一定跳得也很好,到時候發朋友圈炫耀一下多棒啊,一定會有很多人覺得“哎呦,跳得不錯喲!”
所以一個想要被更多人看到我跳新疆舞跳得好的目標就出現了。這個目標很熟悉,以前也出現過。
從小就比較有舞蹈天賦,經常因為這個特質被夸獎。我常常為自己定的目標是希望能被更多人周圍看到我跳得好。比如大學時,開學沒多久要組織一個運動會啦啦操,班主任把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給了我,讓我學一支舞,教給別人。我當時也很想做好這件事情,內心的想法就是要在運動會上驚艷亮相。
但是由于我編導的動作難度有點大,很多人跳著別扭,所以直接被推翻了,其他班的女生說“你跳得好看,但是我們學起來很難,時間有限,我們直接學最簡單的吧。”于是那兩個女生跟著視頻學習了一套簡單的動作,然后教給我們。
所以我的“驚艷夢”就被打破了,很不情愿地跳了她們簡單的動作。
后來“驚艷夢”也做了幾次,中秋晚會上,需要表演節目,很多人知道我會跳現代舞,于是點名一定要讓我去跳,我的內心還是掛著那個要“驚艷眾人”的目標,很賣力,但是也很無力,時間短庫存少,后來干脆拿出看家本領——即興跳舞。
我對節奏很敏感,很有動感的節奏我都能律動起來,也能有模有樣。但是有個缺陷就是,即興跳舞跳得就是庫存,如果庫存多,不同的音樂,能跳出不同的動作,如果庫存少,動作就會很重復。
在中秋晚會結束后,我有被羨慕,也有被質疑——“她跳來跳去,也就那些動作。”當這個聲音入耳,我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確實沒有系統學習過跳舞,我的三腳貓功夫不具有能“驚艷”到別人的能力,慢慢地開始拒絕在公開場合跳即興舞,也慢慢放棄“驚艷”別人的目標。
2.“表現型”和“進步型”,我是哪一種?
后來有人常問道:“你跳舞這么有天賦為什么不繼續堅持學習?”
是啊,我曾經跳舞跳得這么好,為什么要放棄?因為我始終覺得是有問題的,無法驚艷到別人。這應該就是我放棄這件事情的原因。
最近在看《成功,動機與目標》這本書,對我放棄跳舞這件事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解釋。
書中談到目標分為兩種,一種是“表現型”目標,另一種是“進步型”目標。
“表現型”目標——“心理學家把'表現'的意愿叫做'績效目標',展示自己聰明、有才、有能力或業績優于他人”。
“進步型”目標——“心理學家把發展或增強某種技術和能力的意愿稱作'精熟目標'。當人們在追求精熟目標時,他們不因是否達到特定結果而評斷自己。”
很明顯我把跳好舞是為了向別人展示,是“表現型”目標。但當這個目標沒有被別人認可,我就會停止嘗試。
與“表現型”目標不同,定“進步型”目標的人,是更在乎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了什么,即使這次失敗了,但能從這次吸取教訓,以后改善就好。
“當人們在追求‘進步’的路上遇到困難時,他們不會像追求‘表現’的人那樣沮喪和無助,他們會做出行動。他們問自己哪里出了錯然后去修復。”
3.心態轉變的開始
當我定下“我要驚艷眾人”的目標時,我能感覺在實現目標前的那個時期的自己很努力很刻苦,也拿出了大量的心力。但是被否定后的放棄也是真放棄,覺得自己即使跳得好,也是會被認為不專業,不系統,身材也不好,沒有專業的學習路徑,所以干脆放棄。
后來在健身房遇到教跳現代舞或者其他舞種的人,看著他們的跳舞,我很不屑,心想,如果我認真點學動作肯定比這好得多。但是轉身想想為什么別人能在這里跳,就算收入不多也是一份收入,而我為什么不能堅持跳下去?
原因很簡單,別人不因為自己身材不好,不因為自己不專業,不因為自己現在跳得不好而放棄,別人就是在現在的基礎上不斷追求進步,我看到的每一個當下,都是別人當做進步的階梯。但我把這些“當下”當做逾越不了的鴻溝。所以即使我有天賦依然會放棄。
我很享受跳舞時給我帶來的快樂,下次我會更加注重享受這個過程,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并且讓自己在能觸碰到跳舞的機會下去嘗試和進步,把這當做一個長遠的事情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