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的奇妙經常匪夷所思,也許是一次寒暄、一次相遇便電光石火,彼此認定,彼此欣賞,無關年齡,無關男女,甚至無關情愛,只是有緣而已。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緣的生成甚至無需謀面,便已成為知交。最典型的是原創群的師兄師弟,無論見或不見,彼此的關系都因原創而成為鐵磁,那種相互之間的信任、欣賞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真是于千萬人中遇見,恰巧彼此認同,恰巧彼此靠譜,不早不晚,如果不是緣分使然,真的沒辦法解釋。
人海茫茫,能夠相遇相知相識,都是一種令人珍惜,令人難忘的緣。譬如來到鐵嶺一年,遇到的兄弟姐妹和知交幾乎等于我在沈陽經營幾年的朋友圈。鐵嶺人熱情、好客,只要認準你,就掏心掏肺的好,比如了不起的鐵嶺人俱樂部,比如花朝女子詩社,比如鐵嶺縣、熊官屯的鎮官、村官,比如農莊樸實的農人、物業勤奮的員工.....彼此之間好像認識了許久,每每在朋友圈發點動向,都會收到讓你感動的回應和貼心的關心、關懷,更奇妙的是,一條《林海雪原》首播的信息發到朋友圈,竟然引發了鞠梅英媽媽和于登科媽媽的相遇,進而引來眾多好友舉辦首播酒會,弄得導演和兩個孩子都驚詫莫名:啥情況?素不相識的倆媽咋弄到一起搞事情?
張愛玲對緣分有極妙的解釋:在千百萬人中,千百萬年間,不早不晚,正好碰上了,然后輕輕地說一句:嗨,你也在這兒!然而這種緣分可能是需要經歷幾個輪回才能做得到的。
曾有人問一位隱士說:甚么是緣分?隱士想了一會說:緣是命,命是緣。此人聽的胡里胡涂,不明就里,然后就去問一高僧。高僧說:緣是前生的修煉。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去問佛祖。佛祖不語,用手指指天邊的云。這人看去,云起云落,隨風東西,自由漂泊,于是他當下頓悟: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緣如風,風不定。云聚是緣,云散也是緣。
緣分不是天定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就像是表盤上的指針,相遇的那一天,就是快樂幸福的起點,想相遇的心動,相知的欣喜,相許的期待,科學的講:緣就是緣,她只是把我們蕓蕓眾生糅合在一個時空的信息。
有緣則紅塵美不可言,輕輕行走其間,知交相伴,摯友相偕:春披一蓑煙雨,夏看十里荷花;秋賞三秋紅葉,冬釣一池寒雪。
如何有緣?中國式眾籌的理念則是聚緣之本,有緣之人一定是價值觀相同,目標相近,一定是以利他為本,利己的、自私的、缺乏契約精神的人,無論如何,都將無緣。
世上有很多事可以求,唯有緣分難求。茫茫人海,其實緣即如風,來也是緣,去也是緣;相聚是緣,分離也是緣,已得是緣,未得亦是緣。緣來是你,緣盡,亦是另一種緣。
緣來,潤物細無聲;緣盡,也是一場最美的遇見,無怨,更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