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閑聊,同事說她最近特別佩服一位全職媽媽,因容易滑胎,自懷孕期起就辭職在家,如今女兒六歲。雖閑職在家,這幾年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每天早上五點四十除了下雨,雷打不動出去晨跑五公里。然后做早飯吃早飯,把女兒送去學校后做做家務練練瑜伽,中午再睡個午覺,下午跳跳鄭多燕,決定練個馬甲線出來。
同事言語間贊賞有加,特別佩服那位寶媽堅持鍛煉的毅力,表示自己近期也在跟著她一起晨跑。
一邊聽同事講話,一邊我的感覺告訴我對那位寶媽的行為很不屑。
練馬甲線干什么呢?又不是健身教練。要是為了鍛煉身體,晨跑不就夠了嗎?干嘛多此一舉呢?
真有那個毅力,還不如去做一些對生活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當然了,這些不能茍同的話語都是心里想的,沒有真的脫口而出。
有時候吧,人就是這樣,一聽到有人夸贊誰誰很好的時候,不問三七二十一,心里總是莫名的抵觸,總會找點反面的話語來反駁。
同事壓根沒有理會我的態度,也不在意我到底有沒有在聽,只是一味地自說自話:她真有福氣,老公負責掙錢養家,她在家負責貌美如花,人家那才叫過日子。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其實,無論做什么,只要不犯法,只要不突破道德底線,只要快樂,無悔,自己覺得有意義就可以了。你的人生你做主!
那位寶媽的生活安排有何不可呢?定是自己多慮了。
人就是這樣子,總是拿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去要求別人也這樣做。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點,當然,每個人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不同的。
還有就是別人過的比你好,眼里看不過,心里不舒坦,就拿反面的話語來給脆弱的心靈些許安慰。孰不知話已出口,你就輸了,就承認了自己不如別人。這點,你不得不同意。
在此,檢討一下自己。切不可有這種心理。嫉妒羨慕恨的最高級別,不是咒罵,也不是肉搏,是學習,是提升自己。有時間還是多看看書吧!
很久以前我對另外一位同事的行為,也是不能理解。甚至覺得自己跟她,壓根不是同類,平常也很少在一起往來。
她喜歡旅游,也舍得在這方面投資。她不屬于家底很殷實那種,有次為了攢錢去香港旅行,寧愿新房子少裝修一點,寧愿衛生間暫時不裝門也要去香港。有一段時間,她家的衛生間門都是用簾子代替的,復式二樓的手扶梯也是裝修用的木梯,家里的窗簾也都是她從網上淘的。
她喜歡攝影,也不惜花錢買鏡頭,買相機支架。偶爾也幫我們拍拍照,我有幾張職業照都是出自她之手,留下了美好的瞬間,還真的要感謝她呢。
她喜歡烘焙,買了烤箱,買了各種用具;喜歡喝咖啡,就買了咖啡機,偶爾某個午后現磨咖啡,在露天陽臺看看書。
我一味覺得她有點不務正業,不夠腳踏實地,三十歲的人了也不要孩子,經常有點假期就滿城市的亂跑。
后來看到她拍的那些照片,她帶回來的那些紀念品,還有她滔滔不絕跟同事講起她的所見所聞,從她的笑容里我看到她很幸福。
如今她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她依然是帶著孩子經常漫山遍野地自駕游。
和物質比起來,她更喜歡把錢投資在精神方面。如果見過她,你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富有的人,無論精神還是物質,這些應該是她的追求精神滿足帶給她的吧!
生活中我們常常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拿自己的快樂標準套在別人頭上,然后和自己的路數不符就覺得別人不好好過日子,瞎折騰。孰不知人家過得快活得很!
就像W先生喜歡釣魚,他是一個急性子,但是釣起魚來不知道有多有耐性。拎個小馬扎,可以一坐幾個小時,有時站著一動不動。我看著都累。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難得重壓之下還有點興趣愛好,隨他去吧。我忙自己的事。
之前看過一期節目,女嘉賓四十多歲,看著依然可愛美麗。她有一個非常非常疼愛她的老公,自結婚以來都是老公做早飯,把早飯擺好,然后把她抱到餐桌前一起吃早飯。當時只感嘆:老公雖好,自己是不是也太矯情了點!
身邊有女友三十多年來沒進廚房做過飯,也不會做。人家過得也好的很,老公也很愛她。結婚前娘家媽做給她吃,結婚后娘家媽幫她照顧孩子,繼續做飯給她吃。她只負責出得廳堂,入得廚房這件事在她那里壓根就沒考慮過。這也是人家的命啊,與你何干?
很多事情也許你不認同,或者很不屑,但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你看不慣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以為人家在虛度光陰,其實人家過得很充實;
你以為人家是在敗家,其實人家精神上很富足;
你以為人家不夠賢良淑德,其實人家夫妻感情如膠似漆。
很多的事情只是你以為怎樣怎樣,往往你看到的都是表象,透過現象看本質,人家過得好著呢!
也許它就是你看到的那樣,那又怎樣,那是人家的選擇,行走的是自己的人生,礙你事了嗎?
看不慣可以不看,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吧。說不定在別人眼里,你也哪哪都不入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