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囤積物品也是一種病

相信多多少少有些人會有囤物的小習慣,不要被標題嚇著了。小量囤物是正常,影響正常生活才是病。

家里囤了170噸物品的科利爾兄弟

1947年,紐約警方接到報警,稱隔壁房屋中有尸體。這個三層小樓這是科利爾兄弟的房子。從幾年前開始,兄弟倆斷電斷氣,過上了與世隔絕的日子。

警方到達房屋后,卻發現這座小樓門窗全部從里面堵死,撬開門窗,里面是一層層從地面堆積到天花板的廢舊報紙 罐頭盒 雜志 雨傘等等雜物,根本無法入內,更不要說找尋那兄弟倆了。

工作人員從三樓到一樓逐一進行物品清除,三個星期后,在雜物堆里發現了兄弟倆的遺體。最終從房屋里清理出170噸雜物里面甚至還有馬車車頂 生銹的自行車 14架三角鋼琴 一輛福特轎車 獨木舟。

作者從科利爾兄弟的案例里發現了一項心理病癥,經過研究,寫作成書:

圖書館實拍
囤積癥? hoarding

一開始,心理學家會把囤積癥當作是強迫癥中的一種,經過觀察發現,囤積癥和強迫癥的心理情緒完全不同:

強迫癥的行為常常伴隨焦慮 懊惱等消極情緒

而囤積癥在囤積物品時是愉悅的積極情緒,只有在被要求扔掉物品或被禁止囤物時才會產生消極情緒。

囤積癥的心理緣由

1 通過物品,產生和人的聯系,進而鏈接外界

A的家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幾年前的報紙 孩子小時候的作業本,房間被這些雜物填塞,廚房火爐旁也堆高著物品。

A無法舍棄任何一樣物品,拿起物品立刻就能說出背后的故事。一張發黃的紙條是十年前偶識路人的電話號碼,哪怕十年來從未撥打過,但她認為這是可以聯系的資源。

通過物品,A仿佛和外界通過一個個故事鏈接了起來。

2 成年后延續兒時經歷

B在兒時,父母不管不問,將她丟給不茍言笑的女管家,女管家經常體罰B,大人們一無所知,也沒人關心。

B到成年后,遇上一位心理醫生。這位醫生酷愛囤貓,用自己的影響力迫使B和她一樣,囤養了近600只貓。

經濟和生活壓力讓B不堪重負,卻又在心理壓力下任由貓的繁衍,讓數量越積越多。

3 收藏物品的滿足感

C兄弟倆繼承了不菲的遺產,他倆收藏了油畫 瓷器等等藝術品堆放在家中。當房屋堆滿后,兄弟倆換房子繼續收藏,直到這所房屋堆滿后再另找住處。

在作者提議收拾物品后,C花了幾小時,卻無法整理掉任何一件物品,還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花瓶的碎片一直擺放在原地,C甚至不愿意清理。

在作者百般勸告下,C終于清理掉碎片,并留下兩塊碎片做紀念。4年后,作者去C家,發現那兩塊碎片還在那兒擺放著。

囤積癥有危害嗎?

囤物到底是不是病?這還是要取決于囤物的程度和影響。

個人認為,不影響自己,家庭成員沒有提出意見,或許就算正常。

比如:喜歡多買一些放著備用,或者喜歡收集物品擺放著,個人有個人的喜好和習慣。沒人受到影響,就OK。

像書中的案例,基本上都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家庭成員也有所不滿。不過,各個案例主角中,有的人意識到這是病需要治,有的人就算知道這是病卻無法配合改善,有的人則認為自己是正常的。


看了這本書,越發覺得人是非常復雜的生物。AI的出現,讓人擔心總有一天會代替人類。但有一點能確認:AI永遠無法擁有人類復雜的情感和心理。


寫在簡書第四十一天? 41/10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什么是囤積癥? 囤積癥或者儲物癥(Conpulsive Hoarding)是一種過度收集,購買,以及無法丟棄物品的...
    EZH閱讀 24,456評論 0 17
  • 家人們,晚上好! 休息日,我們收拾心情,準備明天新的一個星期。不在學校上課的時間,我就分享文章吧。希望能給朋友們一...
    趙誠彬閱讀 238評論 0 1
  • 我是不會畫素描的。 每每想拿起畫筆想畫一個東西的時候,總會感覺對不起上帝他老人家,他創造這么精致的東西,被我的魔幻...
    alisen閱讀 1,128評論 0 0
  • 2017年6月18日 1.感恩爸媽的養育之恩幫助照顧孩子。 2.感恩兒子讓我享受到幸福。 3.感恩先生為家努力付出...
    馮梓源閱讀 269評論 0 0
  • 我聽見空調發出的嗚嗚的聲音,我聽見外面的嘈雜聲,我感受到我的心有點緊張,我聽見了自己的不安迷茫混亂!我聽見了好多好...
    真與真閱讀 274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