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萬千。既然好的隊友太奢侈,那么挑一個好的裝備也不錯。
——題記
這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發布出來上了熱門文章榜單,小妖怪我感到深受鼓舞啊。碼字固然辛苦,但是如果能給各位準爸準媽、新爸新媽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就很開心啦。當然,預備成為準爸準媽的同學們,也希望你們會喜歡。鞠躬~~~
裝備實踐、優劣分析和案例故事是組成本系列文章的三大要素。
這一篇當然照此而來。于是,現在開始啦。
11.吸鼻器
漫漫小朋友出生以后吃奶方面一直還算是比較順利的,雖然每次時間很長,但是得益于在醫院的細心學習和護士的指導,?乳方面都比較好。直到有一天晚上突然出現了狀況。
她肚子餓了,于是抱過來喂奶,但是吃上幾口就把頭甩開,重新大哭,然后又努力地?上,但是很快又甩開,大哭,又重新?。就這樣反復幾次,她很傷心也很生氣,哭聲變成了大叫,小臉也憋得通紅。那時候還是剛剛兩周左右,大半夜的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實在很焦人。當時我還沒有精力看那些準備的育兒書(而且家人嚴禁我看。。。),所以毫無準備,現查《定本》只找到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鵝口瘡,但是自己也無法判定。只好趕緊用吸奶器,用奶瓶喂給她吃。
接下來的好幾天,她一直維持這個情況,那時候我注意到她呼吸時候有鼻涕的聲音,仔細看也能從鼻腔里看到一點,于是祭出早有準備的吸鼻器,開始學著給她清理鼻腔。第一次沒有成功,因為寶寶的鼻涕是粘稠的。第二天夜里剛好我獨自陪寶寶,因為她鼻子堵了很難受,我又嘗試吸,終于成功地清理出兩大坨濃鼻涕。鼻子舒服了,寶貝也繼續睡了好覺。
清理鼻腔后的早上,當時由于來不及溫奶,寶寶又很餓大哭,我就試著讓她自己吃。本意只是給個安慰,沒想到她又可以成功吃奶了。適應了幾天之后,漫漫又恢復了“自助”能力。
當時我就猜想,出現不能吃奶可能是因為鼻塞的原因。后來“博覽群書”以及又一次實踐,也都驗證了這個想法。(我能說我從懷孕時候就準備了松田道雄《定本育兒百科》、《西爾斯親密育兒》、《波多克育兒經》、《波多克父母經》、蒙臺梭利《Discover the child》、《崔玉濤育兒知識》等書籍么。。。)
插句題外話,我個人覺得多準備幾本不同作者、不同國家的最經典的育兒書,是很必要的做法。也許是我這個人比較信任理性和科學,所以遇到問題更傾向于多查幾本書(兼聽則明嘛),自己分析思考一下,然后再做判斷;而不是借助于眾說紛紜的經驗和意見以及“網上說”。
不同的作者觀點會有碰撞,例如西爾斯的觀點是寶寶應該盡量多抱、盡量每天與媽媽一起睡“共享睡眠”,而其他育兒書并不建議這樣做甚至反對這樣做。又例如松田道雄認為嬰幼兒第一次發燒只要觀察滿足幾個條件就可以基本判斷是幼兒急疹不需要立刻送到醫院,但是崔玉濤的建議是要及時送去醫院必須驗血后由醫生判斷。我的理解是需要看完書之后自己分析想一想,再就是實踐當中隨時觀察寶寶的反饋。其實如果用心磨合,寶貝和媽媽真的是有很多點滴方式可以交流的,即使寶貝不會說話只會哭哭。
這些是我目前的感受,不一定正確,只是供參考。我也還有很多很多要學習。我覺得寶寶就是我真正的教科書,哈哈。
嗯,一不小心閑話扯多了,這充分說明今天漫漫是多么地乖呀。
言歸正傳啦,吸鼻器這個小玩意一般生寶寶之前是不容易想到的,不過我建議準媽媽可以預備一個,因為如果遇到寶貝鼻塞影響吃奶了,都是比較緊急的,到時候哪怕是快件當日達也來不及。
有一個老做法是大人用嘴對著寶寶鼻孔去吸,不過這樣的做法還是有些不衛生的,因為呼吸道的密切接觸最容易傳染呼吸道病菌,而很多對大人來說不算什么的傳染菌,對于小嬰兒來說是很容易感染的。雖說寶貝吃母乳能夠獲得很多抗體,但是那些往往是IgM、IgG之類的由母體對某些病毒產生的抗體,新生兒對于呼吸道感染、結核菌感染的抵抗力是最弱的。
So,提前準備一個吸鼻器,一旦遇到問題可以立刻用上,緩解寶貝的痛苦。而且,經過對書本和一些其他家長說法的歸納,絕大多數小寶寶都經歷過流鼻涕和鼻塞,很多時候與感冒無關,只是鼻腔環境脆弱、對濕度敏感引起的。
有泵式和口吸式兩種吸鼻器。個人建議用口吸式。泵式用起來似乎比較簡單,但是據購買者評論其實效果并不好,我自己后來設想了一下泵式也確實不好用,因為想一下就吸出鼻涕是不可能的,而寶寶一直亂動,泵式會失去很多時機。
口吸式我買的是三洋的,唉,一個小玩意兒價格也不便宜,不過呢,經過數次實踐,確實有效。中間有一個小容器,所以不用擔心吸到嘴里:)
吸鼻器對于清鼻涕是最有效的,對于粘稠的鼻涕,需要先盡量吸得靠近鼻孔口,然后用小鑷子小心夾出來。
另有一種推薦的做法,我沒有試過,是用棉簽沾淡鹽水潤濕鼻腔,然后再吸,或者耐心等鼻涕流出來。
總的來說,我的親身經歷是吸鼻器配合小鑷子,基本可以緩解或者解決寶寶的大部分鼻塞問題。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使用吸鼻器的前提為鼻塞是由鼻涕導致的,如果是鼻粘膜腫脹,那自然是沒用的,而且也不建議使用吸鼻器,因為可能會加重黏膜癥狀。
12.鼻腔清理小鑷子
順勢提及小鑷子。真的很有用哦。原理簡單,關鍵是要軟、輕準,否則哪里敢用在亂扭頭的寶貝身上。我買的是貝親的。
13.嬰兒濕巾
這個是易耗品,換尿不濕的時候很費的。頭三個月我只用過3個牌子,一個懷孕時調查評論選的康貝,一個后來湊單買的貝親。總體來說,康貝的確實好一點,含水量均勻,但康貝有個缺點,是有時候抽一張下一張不跟著。
相反地,貝親的抽一張一定會跟一張,但是連在一起抖不開,必須另一只手幫忙,這就給換尿不濕的過程增加了麻煩,而且每張含水量不均。
這兩個品牌的價格相近,還是康貝更優,畢竟不需要放下寶寶的腳來幫忙抽濕巾。康貝有手口專用和pipi專用,我的經驗是小嬰兒后者多準備,前者少準備。
但后來,經過一番調研,我試用了口碑產品NUK,果然大不同,于是拋棄了康貝,改為在活動價時(是的,你已經看出來了,好東西就是要貴一些啊無奈)買NUK的濕巾。
NUK的優點是:
1.每張面積更大
2.抽取時效果好,不存在貝親和康貝的那些問題
3.含水量均勻
4.厚度高,質地比較扎實
NUK的缺點是:
1.價格相對貴
2.小包裝經常缺貨或者不做活動,出門不方便

14.產后收腹帶
據說最好的收腹帶是那種2米長的紗布,一圈一圈地緊緊綁在身上。不過那樣需要有時間和有人幫忙來綁。懷孕時候我也準備了兩卷紗布,不過生完之后發現壓根不實用,到現在還沒打開呢,打算以后改成寶寶的紗布巾算了。一是因為我是剖腹產,二是產后實在太忙根本沒有人有精力去纏。不過有條件的話,也許嘗試一下真的效果會更好。
剖腹產手術之后,醫生就在腹部壓了沙袋,然后綁上了醫院提供的束腹帶,是有魔術貼的一長片那種。這樣一是減少傷口出血,二是固定腹部避免傷口疼痛。我的個人感受是這樣真的很好,包括手術后第二天開始下地活動以后,綁腹帶緊緊地綁住腹部不移動,可以減輕傷痛。綁住了每動一下都很疼,如果沒有綁腹帶估計更疼吧。以及在床上坐起躺下時,有綁腹帶也可以減少對傷口的牽扯。
其實綁腹帶真的有很多品牌,比我這個好用的估計有不少。有很多細節的問題,比如面料、收緊時的彈力、是否會“卷邊”等等,都值得比較。如果是剖腹產,個人覺得三洋的剖產專用款還不錯。主要是比較寬,剪裁符合體型,而且可以分三段來調整粘貼的松緊度,面料比較舒適透氣,至少是秒殺了醫院提供的普通款呵呵。
三洋還有一款加強型的,有軟骨的。我覺得不帶軟骨的這種適合晚上睡覺也能戴,也適合長時間地戴。綁久了會有點拉松,洗一洗就又變緊了,挺耐用的。就是比較厚,大夏天估計蠻熱的,而且對穿衣服有些影響。
三洋還有一種收骨盆帶。設計得還是蠻好的,個人感覺順產的更加適用。不得不說,泥轟涇的東西做得還真的蠻不錯的。
15.奶粉盒
母乳喂養的媽媽為什么要奶粉盒呢?主要是為了出門啦。很多地方都是沒有哺乳室的,寶貝餓起來可毫不客氣,哭起來任何屋頂都能掀翻。用奶粉盒一格一格裝好一次的奶粉量,沖的時候直接向奶瓶里面倒就可以了,以免急急忙忙的。對于奶粉喂養的寶寶,半夜起來沖奶粉也比較方便。
我推薦下面圖中的這款貝親的,三格可以套起來也可以分開,每一個都單獨有個瓶口可以往奶瓶里面倒。看起來這個細節很小,實際使用可以省不少工序哦。奶粉盒體積比較大,我感覺直徑跟寬口奶瓶的差不多,以后寶寶帶一點零食什么的都裝得下,用得久一些性價比也高一些。我一般帶寶貝出門會裝上兩格,放在媽咪包的奶瓶那個位置。不過都沒用上,因為醫院都有哺乳室。
16.媽咪包
媽咪包是個人風格很強的東東,所以肯定是根據各人喜歡啦,選擇也極其之多。我的觀點這樣的:
材質要安全,比如奶瓶奶嘴小蓋毯什么的明明很認真地搞得很干凈,結果包包的材料含有對寶寶有害的染料啊氣味啊就不劃算了。
置物空間足夠、結構清晰合理,能夠做到一包在手不需要其他的包袋,而且取東西很方便很快。
可以與自己平時出門的包包結合起來,以后上班了也不用每次出門前倒換包包。
經過一番研究選擇了Skip Hop的Duo Deluxe, 相對價格高一點,但是事實證明確實好用:
1)材質優秀,對寶寶安全,扎實可靠,做工細致;
2)置物空間設計得好,可以很好地分類和取放,空間夠大但是裝了東西不會顯得鼓鼓囊囊的;
3)經過實踐,可以放下我的電腦和配件、文件,以及私人物品例如錢包手機鑰匙,以及寶寶出門相關的東西,最關鍵是能夠方便地隔離開,值錢的東西有拉鏈保護,普通的東西取用十分方便;
4)選擇了法式條紋限量版,外表看上去就像一個上班用的包包,以后上班也可以用;
5)可以掛在我的推車上,不過限量版由于設計考慮,掛和背的切換沒有其他花色的那么簡便。
精心挑選還是希望能多用幾年,以后不用再換媽咪包。在最后幾次產檢以及住院期間,這個包包幫助我在忙碌中很好地保持了各類文件的條理性。每帶寶貝去體檢和打針,也很好用。
本篇的最后,借著這個媽咪包,說一些題外話。
甚至后來恢復上班了,也懶得用自己原來的包包了,因為這個包包很有條理。它的存在對我來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
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我每天需要帶工作用品例如電腦/電源線/文件/移動硬盤/充電寶,以及個人用品例如手機/錢包/鑰匙/梳子/門卡/飯卡/充電線等等。以上這些,全部可以有條理地收納到這個包包中。但這還不是關鍵的。
作為一名背奶的職場媽媽,我還有另外一個背奶包,里面放著吸奶器主機/配件/保冷包/藍冰/電源/儲奶瓶/免手扶內衣/小毛巾等。但這也不是關鍵的。
作為一名IT女項目經理的背奶職場媽媽,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在城市里穿梭,到各個客戶的辦公現場。由于曾經因堵奶發炎住院還經歷了急救,我只能秉承著“人在哪里,吸奶器就在哪里”的原則,隨身背著兩個大包到處走。
綜上,我是一名“背很多包的女人”。為此我還寫了一篇文章。
傳送門《背很多包的女人》
職場媽媽的愛與痛,那是另外一個話題,我很想寫,但是還沒有到機緣。
風雨萬千。既然好的隊友太奢侈,那么挑一個好的裝備也不錯。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本系列下回分解)
我的微博:熊貓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