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事部門,從來都是不討喜的部門。新員工入職,談工資需要嚴厲“砍價”;入職后行政辦公,領個東西各種手續各種流程各種摳門,更讓人愛不起來;到了逢年過節,牽涉到員工福利,又更是各種省省省,仿佛公司就是自己家的。
中秋福利,是很多公司都有的項目,除了財大氣粗的公司,可以大方得不行不行的,一般點的公司,采購禮品也是一件極傷腦筋的事。而對于公益行業,更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怎么花的少,又員工心滿意呢?
首先,我們或許應該確定一下,員工的意見到底是否影響你的決策。很多的公司,福利的發放,本來就只是招聘時的一個“條件”,有就ok,發好發壞,民眾的聲音一概屏蔽在部門之外,這種強勢的行政部門,當然可以隨意。如果你的部門,想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想讓員工滿意,那么可以考慮往下思考。
其次,確定機構能夠承受的預算是多少。或許咱們也有“寬裕”的公益同行,福利方面可以隨性一些。如果比較拮據,請參考福利制度中,你們的預算是多少;如果沒有制度,請和能拍板的老大先確定。如果老大給的預算,實在不符合市場規律,怎么辦?
再次,在預算范圍內,出3個以上禮品方案。中秋禮品,可以有月餅,但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月餅。市場上,有很多月餅“禮盒”是相當“經濟實惠”的,如果“完成任務”,咱們可以這樣做,如果要做到員工滿意,請不要只看價格,買一盒便宜貨。換個角度想想,給員工一份你自己都不愿意吃的雜牌月餅,他們會覺得有溫度嗎?
怎么做出你的溫度?“私人定制”是很多公司和機構的選擇,一份定制的“月餅”,一張網絡抄襲的卡片,年復一年,或許不會受到鄙夷,其實又有多少員工會打開看呢?當節日福利,只成了例行公事,還有我們想要的溫度和觸動嗎?
禮品的溫度,不在于貴重,而在于其中的“心意”。幾個散裝月餅、一盒鮮銀耳、一張記錄著自己的手寫卡片,再精致的小包裝一下。盡管不貴重,那也是一份用心。
有很多行政人員會說,我們的付出沒有人會看見,就算再用心挑選的禮品也有人不喜歡,就算寫的再精致的卡片也會瞬間被拋棄在一邊,而這一切都只是我們想“省事”的借口。
有多少的用心,就會有多少溫度。有一個人感動,那也是我們的一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