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聽朋友鐘正坤說了些有意思的事:現在大城市租房貴,二線城市也貴,大部分都是群居房,隔音也差,很多房子晚上連房事的聲音都聽的見,非常尷尬,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擁有自己的一套房?今天和朋友們聊下大學生在學校附近的租房有多困難?
(圖片源自網絡)
甲:沒覺得痛苦吧,廣州深圳都待過,痛苦是因為你要求高,就像你買不起房,卻拼了命想要買房,那肯定很痛苦。我都是隨便找個城中村過得去的房子住,還是很容易找的。
(48個人運動,有一個偷懶,你知道是誰嗎?)
乙:一個金融公司的朋友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吃著幾塊錢的煎餅果子接著幾千萬的單,住著十幾平的房子,誰比誰心酸?
(圖片源自網絡)
丙:如果學校有房住,很多大學應該是禁止校外租房的,不建議在校外租房,因為在學校的“小群居”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某些事情不要做的太早,能爽在前頭的,沒幾個人不苦在后頭
(圖片源自網絡)
丁:這個情況不知道其他同學怎么看,先說說本人看法,本人男,旅游專業,四年本科在外邊租了三年房子,幾乎沒住過宿舍,家里農村的,條件在農村算是中等偏下,一般都是和同學合租平均算下來一個月六百左右房租,這個費用相對于學校一年四百的住宿費。
(圖片源自網絡)
為什么提到專業,首先我們這個專業的特殊性,工作以導游為主,從剛開始上團幾乎就是天沒亮就機場車站去接團,下團也基本都在下午或晚上。而宿舍是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的,通常都是6--22點,所以住校是很影響工作的。其次,工資不是很高,但應對每個月六百的房租還是很輕松的,所以綜合各種因素,租房子還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圖片源自網絡)
拋開以上各種正經理由,有對象的情況下,倆人在外邊住更方便一些,沒對象的就更方便了,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