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2
拆解片段來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P.192-194
主題:授權—高效能的秘訣
授權是提高效率或效能的秘訣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權,總覺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時省事。
其實把責任分配給其他成熟老練的員工,才有余力從事更高層次的活動。因此,授權代表成長,不但是個人,也是團體的成長。
授權基本上可以劃分成兩種類型:指令型授權和責任型授權。
......
責任型授權比指令型授權好得多,也更加有效。這種方法的理論基礎就是充分認可他人的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以及獨立意志。
責任型授權
責任型授權的關注重點是最終的結果。它給人們自由,允許自行選擇做事的具體方法,并為最終的結果負責。起初,這種授權方式費時又費力,但卻十分值得。通過責任型授權,可將杠桿的支點向右移動,提高杠桿的作用。
這種授權類型要求雙方就以下五個方面達成清晰、坦誠的共識,并做出承諾。
預期成果
雙方都要明確并理解最終的結果。要以“結果”,而不是以“方法”為中心。要投入時間,耐心、詳細地描述最終的結果,明確具體的日程安排。
指導方針
確認適用的評估標準,避免成為指令型授權,但是一定要有明確的限制性規定。不加約束的放任,其最終結果只能是扼殺人們的能動性,讓人們回到初級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訴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事先告知對方可能出現的難題與障礙,避免無謂的摸索,但不要告訴做什么。要讓他們自己為最后的結果負責,明確指導方針,放手讓他們去做。
可用資源
告知可使用的人力、財物、技術和組織資源以取得預期的成果。
責任歸屬
制定業績標準,并用這些標準來評估他們的成果。制訂具體的時間表,說明何時提交業績報告,何時進行評估。
明確獎懲
明確告知評估后的結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財物獎勵、精神獎勵、職務調整以及該項工作對其所在組織使命的影響。
【作業】
請根據上面的【R】寫出你的:
【I:用自己的話重述原文】
重點詞:授權、效率(效能)、責任、指令性授權、責任性授權、結果、標準、資源、獎懲
今天我們學到了一個新詞:授權。那么,什么是授權呢?(What)在我看來,授權就是將權力下放。授權人充分信任被授權人,認可他的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以及獨立意志,愿意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選擇他喜歡和擅長的方式去做事。只是有一點:他必須為最終的結果負責。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其位,謀其政。”當領導的有領導的責任,當員工的有員工的責任。他們被劃分出不同的責任領域,體現著不同的價值。那么,本屬于領導的責任和權利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下放呢?又為什么要下放呢?
(Why)首先,領導和員工的職責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領導事必躬親,一直在做員工做的事,那他體現的是員工的價值,而非領導的價值。況且,真和老員工比起來,領導做起事來并不一定會比老員工做得好。所以,為了明確責任劃分,領導有時候需要將權利下放。其次,領導將權力下放以后,也會給他留出更多的時間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比如該領導做的統籌規劃工作。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人才會被賦予責任呢?那肯定是對業務非常熟悉的人,也是領導特別信任和認可他的能力的人啦,一般情況下都是老員工。
那么,權利怎么下放呢(How)如果授權以后發現被授權人做不來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求授權人和被授權人在授權完成之前達成清晰、坦誠的共識,并做出承諾。什么樣清晰、坦誠的共識?什么樣的承諾呢?我們可以給出雙方在以下5個方面達成一致的建議:
1、預期成果。即雙方都明確并理解的最終結果。注意:授權人是要求被授權人以結果為導向去做事。授權人不問過程和方法,只在意最終的結果。“一將功成萬骨枯”,結果好了,一切都值得肯定。結果不好,說什么都沒用。
2、指導方針。權利下放不意味著讓授權人隨著自己的性子做事,想怎么做怎么做,想做成什么樣就做成什么樣。授權人需要事先告知對方可能出現的難題與障礙,避免被授權人無謂的摸索。給他們一些指導、指示,但不直接告訴方法和途徑,放手讓他們去做。
3、可用資源。“獨木難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要相信團隊的力量。在授權的同時,可以告知被授權人他們可使用的人力、財物、技術和組織資源。這樣,他們的效率會大大提升,也有利于促進團隊的凝聚力。
4、責任歸屬。“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既然被授權人選擇了將這項重任接過來,那就要清楚他的責任。授權人需要制定業績標準,并用這些標準來評估被授權人的成果。制訂具體的時間表,說明何時提交業績報告,何時進行評估。
5、明確獎懲。在事件結束之后,明確告知被授權人評估后的結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財物獎勵、精神獎勵、職務調整以及該項工作對其所在組織使命的影響。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在我做初一班主任的時候,學校要求晚上第三節自習課班主任必須看班。但是有一天,我因為家里有事,晚上不能在學校。所以我就在下午把班長楊森叫到了辦公室。對他說:“楊森,我今天晚上家里有事,不在學校。但是第三節晚自習會有領導轉班,所以我想讓你代替我來看班。(將權利下放)你可以嗎?”楊森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但是我補充道:“但是啊,楊森,你要知道。我讓你看班是有要求的。首先,我要求你必須保證1、上課前查人數,保證每個人都在班;2、學生都在安靜地看書、寫作業,沒有講話和私自走動的情況;3、下課按時送學生回宿舍。(預期成果)如果有人不在班,馬上給我打電話確認是否是家長接走了。到目前為止,今天還沒有人給我請假。所以,晚上學生應該是全勤的。然后,下午的時候,我會提前在班里強調一下紀律。所以,你也不用怕。如果晚上還是有人不守紀律的話,你就先提醒他。情況嚴重的話,明天等我回來懲罰他。(指導方針)晚上我還會安排幾個小組長一同幫你看班,數學老師也在辦公室。如果遇到你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先找他們幫忙。(可用資源)明天我回來會了解一下情況,如果有違反紀律的學生,我會懲罰他們。如果你管的很好,我也會獎勵你的。明白了嗎?(明確獎懲)我一直都是很喜歡你,也是相信你的。所以,一個晚自習的臨時班主任工作相信你會做的很好的。加油咯!等你好消息!
【A2:以后我怎么用】
目標:在團隊合作中,明確自己的責任,向領導指出每個人的優勢,建議他授權并任人唯賢。
現在我所處的團隊,領導是一個以個人喜好安排員工工作的人。他喜歡誰,和誰接觸的多,就會安排他多做事。不喜歡的人,連話都很少和對方說。這樣造成的結果是:被領導喜歡的人覺得平白無故多了很多工作,工資和其他人一樣,心里不平衡。不被安排工作的人看到別人都有事做,自己沒事做,怕遲早被淘汰,內心一直十分憂慮。針對這種情況,我準備找個時間和領導建議一下讓他“授權”。首先,我想就我觀察到的情況和了解到的情況真誠地和領導說一下,說說每個人現在的日常工作分配不合理,并具體說明:A除了每天要回復各種郵件,還要做周報表、月報表等工作,但是實際上B做表格更在行,他工作量也不大。所以你可以將做表格的任務分配給B。(權利下放后的轉移)并告訴B ,他每個月必須在什么時間將做的周報表、月報表需要郵件發給誰,抄送誰(預期成果)郵件里面需要陳述哪些內容。(指導方針)如果有領導發現表格有問題,或者需要就表格里的某些數據找他了解情況,他必須清楚每個內容。(責任歸屬)以三個月為試用期,這三個月里周報表和月報表做的沒有問題,第四個月開始考慮加工資。(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