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興(古陽羨)的出名應該跟茶很有關系,茶中“亞圣”的玉川子(盧仝)有詩:“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有趣的是茶圣陸羽也曾在這里著書立作,宜興跟紫砂壺就更有關系了,也有詩云,“人間玉珠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br>
也因為茶,有了此次的宜興之旅。早上從常州趕到宜興,找到住宿的地方,便馬不停蹄的趕往紫砂圣地丁蜀鎮,參觀慕名已久的徐秀棠大師的長樂弘。
雖然已是嚴冬季節,莊園仍不乏生機,古意怏然,小池塘里的魚自在地游著,庭院里的橙子樹正是收獲的季節,由一代大師顧景舟先生落筆署名的亭子就在如今徐老工作的小樓前面。
獨自走進小樓,目睹了里面徐老的弟子們工作的場景,工作人員專心致志地忙著手里的活,似乎感覺不到有人正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忍住沒有去打擾他們,最后有幸參觀了徐門子弟十余年來的紫砂作品展。
2.
天黑前,回到宜興市里,趕往長途汽車站旁的宜興市茶文化街,這條街看起來與其他城市類似的專業市場并無二致。
隨便進了幾家店,和店里的店主隨便聊了幾句,便知道這家店該不該久留。
無意中走進了一家叫鼎和軒的店,漂亮的店主正在網上購物,看到店主表現出沒有被我打擾的意思,我便直截了當地說:“你好,可以和你聊聊紫砂壺嗎?”“好啊,我們坐下來聊吧”,店主爽朗地回答,一邊用壺泡上上等的宜興紅茶。
我們從紫砂壺的泥料、做工、設計及紫砂壺的歷史,一直聊到紫砂壺的定價及最近的紫砂熱,兩個小時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完了,雖然仍意猶未盡,卻不忍打擾人太久。
臨別時,店主還不忘叮囑:“剛接觸壺的,應該自己先盡量多了解壺,可以買書看看,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后再考慮買壺,買壺,也不要買貴的,先從幾百元一把的壺開始,找找感覺,煉煉手,我到時把我寫的紫砂論文發給你看看?!?/p>
拿上名片,趕往計劃中的下一站,氿濱廣場,夜色中的宜興更加美麗,緊臨團氿湖的氿濱廣場更是霓虹閃爍,更顯妖嬈,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的縣級市能有這樣的廣場是不多見的,來到廣場旁新世界中心的兩岸咖啡店,找了一處靠窗的位置坐下,看著湖面燈光瀲滟,翻著店里的時尚雜志,享受一個人的晚餐,有音樂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