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唐代詩人李益有詩曰:“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夜晚獨坐,思緒悠然遠飄,微風吹開了門和竹子,似乎有位舊朋友到來。試想,當一個人閑來無事,想念老朋友時,如果那一刻,他恰巧已到你門外,那該是何等驚喜和美好。 尤其是“他鄉如故知",我記得,剛開始在外漂泊那幾年,時常覺得生活落寞和空虛,就好像獨自在茫茫大海中,無所依靠,看不到方向。那段時間,我一直很失落,有一日,一位老朋友突然遠道而來,幾年未見,兩人談天,又想起來當年張揚而又美好的青春時代。朋友說,越是難以相見,越是覺得珍貴,其實這段時間,他一直逐個拜訪老友,只是想和他們敘敘舊。 我聽了,不禁感慨萬千。就像李白《江南逢李龜年》所描述的:“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故人相逢,訴千言萬語,賞青山綠水,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和快意。 有些“故人”,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人,卻讓我感覺恰如故人相逢一樣,給我親切和溫暖。 有時候,閑來無事,翻閱一本書,看見那了副熟悉的《清明上河圖》,我忽然覺得里面的人兒很親切。他們有的挑擔子,有的抬轎子,有的駕車,有的劃船,有的撐傘,有的騎驢,就好像站在我身邊,我仿佛能聽見街市上賣菜的吆喝,孩子的哭啼以及掌柜的送客聲。 我感覺那些畫面像一位故人,穿過了千年云煙,向我緩緩走來,為我打開了另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還有時候,讀詩詞,那些或美妙,或婉轉,或激昂的句子,就像一股清泉,涌進我的心中,在我心底緩緩流淌。 可以聽:“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可以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還可以聞:“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無盡的詩意,無限的風光,從古人的文字里,款款而來。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那些詩詞就好似故人一樣,與我相知,和我推杯換盞,訴說著自然之美。夕陽落下,他又開始吟詩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抱膝看山時,山就是一位故人。隔著輕紗般的霧氣,遠山隱隱約約,以青松為衣,古塔作帽,為了專程來相見。 臨窗觀雨時,雨就是一位故人。他滴滴答答,由遠及近,從林中走來,邁著細碎的腳步,在你門前輕叩。 故人遠方來,沿著時間和空間的棧道,步履輕快,衣帶飄飄。 我在這兒,翹首跂踵,萬語千言,等你來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