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這篇文章,也一直想再回故鄉看看。我是陜南人,農村長大的孩子,對大自然總有份不一樣的情懷,在暢快的天地里長大的孩子,總是向往更瀟灑自由的頂峰。
小時候我家住的還是土胚瓦片房,還住在山腳下,遠離大都市,但鄉下生活清新自由,充分親近大自然,也間接形成了我現在的性格。 ? ? ?我想那所在地震中沒有倒掉的小學校,我想念那教室里溝壑斑駁的老課桌,和漆過紅漆的紅凳子,我也想念教過我的老師,我也懷念在操場上某次三好學生頒獎禮沒有我的名字而陰沉著臉,犟的可愛的小小的我。我也懷念小學六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走過的田間的崎嶇小路,以及夏天時,蟬鳴烈日,清澈見底摸過魚捉過蝦撿過貝殼的冰冰涼的小河了。
懷念那時春夏秋冬里一起走過的純真快樂了。懷念那時爬過的高山,說起高山,記憶里還真的有過這樣一座高山呢。它確實很高,而且它的山頂有一座寺廟,當地人稱為清明寨,寨子。每到節日時,寨子上香火鼎盛,人頭攢動,不少人提著拜祭用的物品,登上彎曲的山路,一撥又一撥的往山頂趕,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到了之后山頂上簡直是精彩紛呈,熱鬧極了,有時還有唱大戲的,戲臺上的戲子們都是當地有名的才藝人,但嗚啦嗚啦唱的也只有老年人才覺得好聽,搬一條長板凳,就地而坐,聽著大戲,瞇著眼,沏一壺茶悠閑地一大晌午就過去了,當時身為小孩的我,也是很喜歡這樣的廟會的,因為人很多,所有的人懷著虔誠的心都趕到這來祈愿拜神,但還有一些人是為了賺錢,比如小攤小販,最令我垂涎欲滴的就是他們親切的笑臉前大筐大筐的零食了,童年里再沒有什么比這更美味的了,拿著早早就問奶奶討要的兩塊幾角錢就能像個富豪大腕似的買買買,多豪氣。樂開花似的買了棗子形狀的泡泡糖,放到嘴里吧唧吧唧的慢慢嚼出甜味,瘋到這兒,瘋到那兒,滿頭大汗的玩累了,汗水流淌上每一張紅撲撲的小臉,轉眼就喊著口號一二三四齊步走的去大石邊看風景了,這里地勢高可以俯瞰到下方的全貌,如果當時我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的話,我一定有感而發豪情萬丈毫不猶豫的說出口裝裝逼,在一眾小伙伴崇拜的目光里走上人生巔峰,可惜的是,這首詩當時我不會。
只記得當時一排小小的身影里,我是最矮的那個,但我無比篤定且堅信,當時看向四方的時候,我心里的天空比誰都要遼闊。男孩子脫了褲子撒尿,比誰尿的遠,女孩子只能瞇著眼開一條縫偷看,一邊害羞的跑開,那些童年時代純真的快樂,我還能記得,我也很想念童年里無關性別的純真友誼,走哪都一起,悠悠歲月里。
后來還有一次我們幾個小伙伴,背著背簍來山上揀些干柴禾,把背簍給裝滿后,一行人興奮的跑在上山的路上,氣喘吁吁的,此時的寨子倒顯得格外寧靜,高大的墻壁巍然屹立,戲臺子也空著,我們幾個小家伙像猴子般靈敏卻又頗顯吃力地爬上了一米多的高臺,稚氣童真,卻又有模有樣一本正經的瞎嚷嚷,大家被我滑稽的樣子逗得哄堂大笑,有時候快樂就是如此簡單的,而現在我印象較為深刻的就是上山時路兩旁一直蔓延到高大圍墻邊的刺籠花了,那是一種白色的,中間走著淡黃色花蕊絲的小朵小朵的花,它是由厚重青綠色的長刺條上長出來的,開出來的花,展示了青冷僵硬刺條的另一種柔情,一眼望去,連綿不絕的全是青綠色的藤條葉子,及潔白淡雅的白花,看起來十分純潔美好,這種花有一種很特別的香氣,馥郁又繁密,正如它所生長的樣子,濃郁的花香氣,有蜜蜂忙碌的飛來舞去,像喝醉了一般,醉在了這刺條花的懷抱里,只可惜當時我還不會寫詩,要不然我一定提筆寫下你,寫下你美的樣子。
童年里,我最愛春天,山花爛漫,春雨飄揚,空氣里帶著早早冒出頭的害羞的花香味,野茶花開了,開在不知名的小山上,深沉墨綠的葉子襯得它愈發潔白晶瑩,襯出它不俗的清雅氣質來,宛如一個著白裙的微笑少女。
屋后的林子里,是我們這些孩子的樂園,剛下過雨的林子還透著一股子清爽的剛抽出芽的葉子味,潮濕的青苔上冒出了許多小蘑菇,像開在草地上的花,提著小籃子,當一回采蘑菇的小姑娘,此時的樹林還未蘇醒,偶爾的一兩聲鳥叫顯得格外寧靜空曠,早晨的亮燈溫柔的拂著,葉子閃閃柔柔,綠的十分可愛。一朵又一朵釆來的蘑菇全部曬干,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用來售賣,換取零花錢,這往往是我們最高興的事,3.5塊錢,用自己的勞動換來,感覺比什么都值。
還能換錢的方法就是摘金銀花了。春風的吹拂下,春雨的滋潤下,漫山遍野的金銀花都開了,路邊,田邊,一叢叢,一簇簇,散發著春日獨有的清香,陽光和煦,溫暖美好。
心曠神怡,真是個好天氣。
記憶里總是有很多值得紀念的人和事,與其放在腦子里日復一日直到淡忘,不如提筆寫下,故鄉的春日,春日里的歡聲笑語。
我是杭熙,一個文字愛好者,寫下值得記住的回憶。更好的向前。
這段話是我從日記本上一字一句打出來的,打字不易,留下你的評論想法,或是點歌喜歡,我會更加努力,謝謝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