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兩家面館,都有賣荷包蛋。兩家的客流量都差不多,兩家的荷包蛋的味道也沒什么差別,但兩家每個月賣出的荷包蛋數量卻差很多。
? ? ? ? 其中奧秘只是兩家詢問顧客時的問題不一樣。一家是規規矩矩的問一句,您要不要加個荷包蛋?另一家是問,您是要加一個荷包蛋還是加倆?
? ? ? 惰性容易使人們在已有的選項中做出選擇。前提是這個選擇對自身的當下利益影響微乎其微。
? ? ? 比如加一個蛋還是加倆,與不加蛋的區別對顧客的當下利益來說,微乎其微,所以顧客懶得在選項中加一個不加蛋的選項。
? ? ? 如果面館的店家問,您是要吃兩份面還是三份面?那再懶的人也不會默認只有這兩個選項,因為我吃不下啊。所以,是店家的這副藥抓的剛剛好,而不是這藥包治百病。
? ? ? ? 再說說幼兒園食品管理的例子。不想讓孩子們多碰的事物,得多一道找食堂阿姨要的步驟。這多出來的一道步驟,著實能給孩子們正向的引導。而這一道多出來的關卡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孩子們已經默認:在學校,沒有辦法和在家里一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 ? ? ? 假設這個方法放在家里,孩子要吃個垃圾食品得開十八重鎖,從柜子里的箱子里的盒子里的袋子里取出來。那娃就要說了,干嘛把食品放在這么麻煩的地方呀,放在桌子上不就行咯。這時候,可能就得找您的另一半出來背鍋了:我知道寶寶愛吃,所以我把它藏得好好的,不然就要給你媽媽偷吃掉,到時你要吃就沒咯。
? ? ? 背鍋的人當然是小孩越不想讓他吃的人越好。取食品的時候還得越拖延越好,沒準在拖延的過程中他已經忘了自己的訴求了。他偶爾想起來,還沒法反駁你不給他吃。
藥是好藥,但沒法包治百病。靠譜的還是成為一個對癥下藥的醫生。所以,沒事就往您藥箱里多備備各種藥,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