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她生命中的一個小插曲,卻曾帶給她的世界一片暖融融的光 -----題記
(一)
家里出事的那天早上,她還在很認真地讀著語文課本里她最鐘愛的那篇課文:“‘奶奶,奶奶!帶我走吧!’賣火柴的小女孩向奶奶跑去……”靠窗的一個男同學忽然沖她喊道:“喂,倪念棠,你的爸爸和校長大吵了一架!就要打起來了……”一瞬間念棠的腦子空白一片,不知為何,她扔下課本便跑出去了,顧不及身后議論紛紛的同學。
回到家時,天色已有些晚了,但爸爸媽媽還沒回來,念棠牽著弟弟妹妹的手守在巷口張望著,遠處的路燈灑下一片灰蒙蒙的白光,殘缺的月亮無精打采地掛在巷口深處那棵橄欖樹的樹梢上。妹妹突然抬頭問她:“姐姐,同學說爸爸和校長吵架得厲害,是真的嗎?”念棠低頭看著妹妹的眼睛,里面跳動著迷惑與不安。“我們待會什么也別問,要乖點。爸爸會處理好這一切的。”小學三年級的她,從來沒有這么堅定和懂事。
(二)
終于看到那對期盼已久的身影,在黯淡的燈光中疲憊地向她們靠近,她陡然握緊了弟弟妹妹的手,她聽到他們壓抑不住喜悅地喊:“爸爸!媽媽!”一切平靜如常,爸爸媽媽也許不想讓他們擔心,也許……事態根本就沒有她想象的那么嚴重,只是她的不安隱隱約約地在啃噬著她的內心。
當她靜靜地站在學校門口邊上的時候,她想起爸爸問她的話:“爸爸因工作原因要離開這里調到外地去了,念棠要轉學嗎?” 她愣了愣,腦海里閃過那張安靜的臉龐。她說:“爸爸在哪,念棠就在哪。” 她抬頭望進學校,橄欖樹的綠葉襯著藍天,景色很是動人。她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她只知道學校的木棉樹開花了,春天來了。而她要走了。
她沒有告訴她很珍惜的那些朋友。 最后一節課放學的時候,她忍不住望了望最后一排的那個座位,他如往常一般,沉默安靜。她背起書包,從他身邊經過,瞥見他在收拾文具,筆盒里躺著一支藍色的鉛筆。可是一眼的時間太短暫了,在無數次鼓不起勇氣與他說話中,這一次,她仍然不敢告訴他,她要轉學了。她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溢著點點悲傷。
(三)
日子過得飛快,由語言不通的心煩所滋生的對往日時光的懷念到慢慢適應和融合,她的日子終于平和下來。偶爾透過新教室的窗戶看到操場上的一棵木棉樹,她才忽然想起她深深眷戀的母校,那個班級,那群伙伴,還有一張她永遠記憶猶新的臉。不知何時起,她與那段時光和那段時光里的人都失去了聯系。而她亦再沒遇見那張不曾對她笑過的臉。
(四)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封信,用很好看的信紙包裹著。那時候她騎著單車在村里吹風,一個男生追著她邊跑邊喊,她停下來時看到的他一臉陽光帥氣。他把用紙包裹的東西放在她手里,她問是什么,想要隨手打開,他握著她的手說:“放好,回家再看。”她笑了,不知所以地笑,然后點了點頭。
(五)
念棠坐在樓板上拆開那封信認真地看著,臉火辣辣的。初夏的陽光不算猛烈,卻也熱得讓人大汗淋漓,知了日夜不歇得唱著同一首歌,偶然拂過的微風也被太陽烘得熱乎乎的。當她看到署名的時候,她都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點失落。可是,她的腦海里突然浮現出很多關于這個送信男孩的場景,從他剛轉進她們班,從每一個課間他爽朗的笑聲,從課間他與自己許多相處聊天的畫面,還有音樂課上他唱《三國》的場景……所有一切歷歷在目,她突然驚訝過去還有這么一段差點遺忘的時光。
(六)
念棠迷惑著。她不知道這是一種叫做青春期的美好情愫在她內心萌芽,只是她忽然覺得這個送信男孩與那張安靜的臉一并出現在她的內心。她矛盾著,一面又對這封充滿真摯與勇氣的信感到欣喜不已,她仍然記得那張她眷戀的臉龐,不過也只是記得那張臉了而已。她提筆回信的時候,腦海里全是那個送信男孩真誠的面容,她的心忽然跳動得厲害,她記得轉學前他曾請她給他抄歌,當時很是盛行讓自己珍惜的人抄歌,她記得那首歌叫《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念棠的臉紅了。她從那封信中知道了一個她從前一直認識卻未意識它可以用來描述內心對他人情感的詞,它就叫做“喜歡”。送信男孩讓她的世界忽然多了一份美好,多了一份期待。他教會了她某些很是珍貴的東西,在那段歲月里,盡管那張安靜的臉不曾模糊,念棠卻也沒有再想起。
(七)
其實每一個青春階段的女孩都有一個故事,即便短暫易逝,即便不很動人,它卻深深感動著她們。 他是她生命中的小插曲,卻曾給她的世界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