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電子郵箱
溝通——微信QQ
逛街——網上購物
錢包——線上支付
書報——閱讀APP
相機——手機美圖
單機——移動互聯
……
只是短短幾年,互聯網已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看看身邊或自己就會發(fā)現互聯網對于我們的影響或介入早已潛移默化,甚至深入骨髓。
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業(yè)崗位也跟互聯網相關蜂擁而起,那么,作為一枚互聯網運營的從業(yè)人員有哪些可談的呢?
這次嬸姐就來淺析一下這幾個要素,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稽c分享與共鳴!
2大基本要素
理解溝通能力
這是最最基礎的就業(yè)能力才對,其實不管何種行業(yè)或工作,這個能力是最被人看中和體現出來的。
嬸姐覺得理解和溝通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并行能力,所以將兩者放在一起來說。
試想一下,當你在工作中來自用戶也好,來自領導也好,來自同事也好,來自網絡也好,各種信息撲面而來直擊腦海,這時,你需要將這些信息歸類整理接收以后,還要有自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你勢必還有一來一往的溝通,當有一定的結果的時候就要開始去思考一下這些信息的來源以及對于自己或產品有無可靠幫助?如何將這些信息過濾為有效的有價值的結果也好方案也好,都是要在自己有思考與理解的基礎上達成的。
因為在工作中總是會遇到很多用戶或初入職場的新人,對于一個功能或事件或其他,都只是流于形式上的聽明白了,然后去執(zhí)行或簡單的反饋結果。
但實際上,很多信息中還包涵著各種其他背景或聲音,此時要養(yǎng)成習慣:“接收——思考——理解——方案——執(zhí)行——結果”。
這里應該舉個超級小白的例子:
當你面試一個運營崗位時,面試官請你說一下自己平時的愛好?
A:平時沒什么愛好,可能宅在家吧;
(嬸姐話外音:喜歡宅在家為啥還要出來工作呢?黑人問號臉.jpg)
B:愛好很多呀,打游戲、逛街、旅游…
(嬸姐話外音:嗯,是蠻多愛好的,看來是個愛好廣泛但是對于互聯網或運營崗位感覺是沒有啥關注的人呢?呵呵.jpg)
C:平時喜歡運動和閱讀,特別關注互聯網這一塊,有時間就會充電,特別喜歡看一些互聯網運營大咖的公眾號以及一些虎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之類的網站。而且有篇文章……(舉例、讀后感、如果是自己怎么做等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與闡述)。最后,不知道您有哪些好的號或網站也可以推薦給我一下,讓我可以學習成長的?
(嬸姐話外音:嗯,這是一個比較在意這次面試并且做足了準備的人,而且對于互聯網及運營有一定的心得。最后,還會引申話題進行主動溝通!)
那么,大家能體會出來嗎?這三者之類的差別以及對于一個話題的理解能力的層次?如果你是一個互聯網運營崗位的面試官,你會覺得誰的回答更符合這個職位的預期?
文案策劃能力
承接于理解溝通后就是需要將一些想法與思考進行總結或復盤,這其實只是文案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如何將文案賜予靈性?那就需要在文案上進行升級與延伸:策劃!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文案撰寫都是處于:無明顯的政治及方向錯誤、無錯別字、語句通順、5W完整的層面。但其實,隨著互聯網寫作的門檻越來越低,不像以前出版行業(yè)對文案那么要求嚴格了,有時候很多從業(yè)人員可能連以上幾點都做不到位。所以,當文案的門檻隨之降低以后,那么你的核心競爭力就一定是在策劃能力之上了。
如何將一個文案變得有血有肉,說簡單點就是,策劃包裝一下!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是文案的進步基于大量的自己練習與撰寫的基本上。而策劃這個點,真是需要一定的天分的,當你的文案進化到一定地步后,開始對自己的產出有理解有分析有方法論以后,策劃的靈感可能會某天如醍醐灌頂一下融會貫通。
那么,在天分不夠的情況下,努力來湊也是可行的:平時多關注競品、大號和知名品牌的活動,特別是宏觀的活動流程,不要只盯著文案或某個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延伸引發(fā)自己的思考與套路。
這里應又有一個簡單的例子:
老板說最近來整個啥活動吧?
A.經過幾天的軟磨硬泡時間只是把自己榨出一段時間、地點、活動內容的文字;
(嬸姐話外音:時效慢可能過了一個活動的熱點時期,無預估調研,更沒有活動的KPI指標等,只是一段文字而已,完全是沒有用心的無效工作。)
B.結合時下熱點事件或節(jié)假日整了一個有獎活動文案;
(嬸姐話外音:文案部分的要素基本涵蓋了,但是如何將活動做出效果并且使其發(fā)揮更有意義的效果則沒有考慮到。)
C.經過用戶調研,競品觀察,數據觀察以及自身優(yōu)勢及獎品設置,整理出了一個完全的活動流程(時間、地點、用戶群體、活動內容、核心目的、投放渠道、獎品設置、KPI預設等。
(嬸姐話外音:完整的策劃文案應該是預熱期——執(zhí)行期——活動期——結束后都應該有一個全流程,并且是有亮點噱頭,有預估有計劃的團隊合作的效果方案,而非單一的文案而已,這也是很多人一直不明白文案與策劃所在的區(qū)別。)
2個進階要素
營銷推廣思維
如上文所言,初級運營人員其實掌握了理解溝通+文案策劃的兩個基本能力后,相當于已踏入了運營這個崗位的門檻。
當你的策劃能力得到成長后,會發(fā)現,如果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或活動讓更多的用戶或讀者看到并參與進來,才是比較難的。但是這個工作一旦進入角色,那么所帶來的成就與數據的增長,會使得初入運營深似海的人非常有成就感,并且更加熱愛自己的這位工作。
顧名思義,營銷與推廣所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所做的產品(這里泛指一切自己所運營的商品、內容、活動、創(chuàng)意等)得到更多的曝光,并且得到用戶的認可與買單。
營銷手段有很多,市場常見的直銷、渠道營銷、電話營銷、會議營銷、網絡營銷、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營銷等其他媒體都算,這里就不一一展開贅述。
不過,目前以互聯網層面來看最多的是為“做活動”來制造營銷事件,引發(fā)關注并通過各種手段的推廣吸引人們的參與互動,并最終為產品買單而做轉化。
推廣方面的話更是五花八門,各種流量平臺、自媒體、SEM、軟文、付費免費手段等等。這也就是比基本要素更進階的原因之一,就這兩點而言就是一個超大命題了,能掌握百分之六七十都算是精英人才,而且有成功的實操案例的話更是niubility運營人員之一啦。
此時應該再插一個案例:
Boss又發(fā)話了:把這個活動推廣一下吧?
A.好的,請領導安排要投放哪些地方?
(嬸姐話外音:即使是新人也應該在多了解一下相關的案例或資料,要知道自己是要主動積極的幫助公司解決問題而非凡事都要被動安排的!)
B.站內信、微信群、QQ群、論壇我去發(fā)一下小廣告!
(嬸姐話外音:只是針對已有的內部渠道進行發(fā)送,而且還是這種不正規(guī)的小廣告行動也會顯得很low)
C.免費渠道(自己的官方渠道、公眾號自媒體、微博百度知乎等可引流平臺等),收費渠道(網盟、廣點通、KOL大號、軟文投放、甚至傳統媒體等),時期,預算,預估效果及轉化率等做成方案并提交相關人員一起確認溝通再分工合作。
(嬸姐話外音:營銷推廣的流程其實很長,怎么打,如何打,結果怎么樣等,都需要有一個計劃來一一推進實現的。)
用戶流量思維
任何活動、營銷、推廣但凡開始后,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用戶匯流而至,從而帶來的就是互聯網最大的紅利門檻——流量。有了流量,就可以利用流量做轉化率,最終達到盈利的目的。甚至建立自己平臺的數據庫,后期進行更深的用戶畫像、軌跡分析,再次多次進行精準推送或觸達。
但是實際工作中,很多人有時是為了應付任務而做運營事項,并沒有考慮到有關用戶和流量的轉換率。
而且用戶流量擁入進來了后,很多人也是沒有提前預案的,反而沒有促活手段導致慢慢流失,這是在運營中很常見的事情。
所以如何做好用戶運維,提升用戶體驗,與用戶打好交道,進行分層運營,建立自己的社群金字塔非常有必要。
此處不插案例,加個金字塔模型以饗觀眾
2個加持技能
品牌商務技能
流量大了,用戶來了以后口碑相傳,自然就有了品牌的塑造,有了品牌這張皇牌那么商務拓展的機會也就跟著來了。
這也是跟前兩點更高階一些的地方就在于這個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碰觸與理解的,所以,嬸姐在這用的是加持技能來定義,品牌塑造是一個冗長的系列化的工作,所持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是核心內容,是要經過對產品的調性確認,再加上用戶畫像、市場調研后再進行品牌系列化的定位、設計、整合傳播及建設維護的這么一個過程。
一般常見的有各種公益贊助、事件營銷、廣告轟炸等循序漸進的方法,從而隨之讓自己的商務與變現能力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同時為實現贏利可以將自有的各種資源、知識、信息、內容、產品進行各種商務發(fā)掘與深耕。
戰(zhàn)略增收技能
之前的能力掌握并實操之后,就需要站在戰(zhàn)略的高度讓自己的產品保持少走彎路少遇坑的節(jié)節(jié)高趨勢,并且持續(xù)性的通過建立自身優(yōu)勢來不斷刺激和吸引用戶循環(huán)買單的沖動。
這個階段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加理性的態(tài)度,多關注行業(yè)環(huán)境、市場節(jié)奏以及各種政策信號,縱觀社會各方面的情況,讓自己的思維與認知程度快人一步,保持帶有發(fā)展和超前的眼光和判斷力,并在每個不同周期可以指導全局方向的策略能力。
就一般互聯網產品而言,保持小步快跑,保持快速的迭代更新,即使在遇上坑之后還有快速調整或轉變方向的能力。
其實,嬸姐打這么多字,在最后簡而言之,這也是從一個初級運營到高級運營的進階心路歷程,其他例如數據分析、學習整合、進化延伸、創(chuàng)新等等其他方面的能力當然也都是必備的,所以此文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給各位帶來一點啟示。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也歡迎大家給我公眾號(hlwds2017)留言你的其他想法或不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