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夏日的趣事
前一篇,我和你說過農村的辛苦,不過暑假的農村除了這二十來天非常辛苦之外,倒也有不少樂趣。
小時候,家門口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蘆葦蕩漾,岸邊經常還會冒出各種顏色的花,大紅的月季、粉嫩的薔薇,還有火一樣的美人蕉。從我家的東門出去不到十米就是河埠,炎炎的夏日,高大的槐樹像一把撐開的綠色巨傘,灑下大片的陰涼。坐在河埠的臺階上,涼風習習,低拂過水面,吹到臉龐帶著沁人的涼意。岸邊水波微微蕩漾,把腳丫浸在水里,偶爾還會有小魚、小蝦從你腳邊游過。我喜歡用腳在水里晃來晃去,惡作劇般攪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水花。河水的流動很快,夾著泥土的黃水便會以我們肉眼可見的速度往前面流去,眨眼之間,河水又恢復了清澈。
夏天的早上,人們都會把衣服拿到河邊洗。我總是把衣服泡在大木盆里,加進洗衣粉后用腳去踩,沒一會兒,滿盆全是泡沫,連腿上都是。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進來,滿盆的肥皂泡五顏六色。河對岸的阿嬸看到了就會說,“你這孩子,又放太多洗衣粉了……”
河里有小魚、小蝦、螺絲、河蚌,我經常白天晚上都去抓。簸箕、小網兜、甚至毛巾都能抓到,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天黑了,隨便拿條毛巾,輕輕放下去,圍攏后拉上來,便有一大把小魚。有些小魚還有顏色的,很漂亮,漂亮的養起來,不漂亮的給貓吃。我記得小時候家里養了兩只貓,我經常會去抓魚給貓吃。
傍晚是小河最熱鬧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到河里去游泳,從河的這邊游到那邊,再從那邊游回這邊,我們在河里嬉笑、翻滾、打鬧,每天都是潑水節。有時候,我們還會在游泳的時候抓點螺絲、河蚌之類的。那個時候,河里面這些東西非常多,常常不到半個小時就能裝滿一大盆。不過村里的人似乎不太喜歡吃河蚌的,大人只有被小孩纏得煩了,才會剖點河蚌,用雪菜煮一鍋。對了,告訴你小秘密,我小時候也不喜歡吃這個,但我經常去河灘撿,那是因為我幻想能夠從河蚌里剖顆珍珠出來。當然這個愿望一直到我十七歲離開家鄉都沒有實現,估計是河蚌的食物太多了,它們都不吃小石子吧,哈哈。
小時候,我們還會去抓螃蟹。從我家的南門出去,穿過外婆家往西走不到五百米,兩塊高地之間有一條小小的水溝,水溝里面常年長著一些野草、野茭白、蘆葦之類的。在小時候,那是一片人跡罕至的動物樂園,青蛙、螃蟹、黃鱔甚至還有甲魚,當然還有蛇,所以大人一般不讓小子去那邊玩。我記得有一年,兩個表哥到我們家來玩,大表哥抓螃蟹非常厲害,兩天的時間,我們在那附近抓到了差不多一缸的螃蟹。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象,直徑快兩米的大水缸,裝滿了三分之二的景象,就是和我們家浴缸差不多大吧。對了,那個時候,我們好像也不太吃螃蟹的,也許是因為沒有肉又或者吃吃麻煩吧。最后那一大缸的螃蟹去哪了,我已經不記得了,不過望著一大缸螃蟹的那種快樂,卻還是記憶猶新。或許這就是付出以后收獲的快樂吧,它不會隨著某些東西的逝去而離開,而是永遠留在你的記憶里。
在炎炎的夏日里抓知了也是我們經常干的事情。用一根廢棄的鐵絲,圍成一個圈,然后兩頭插進一要細長的竹桿里,再纏上蛛蛛網或者套上一個沒用的塑料袋就是一個現成的網兜了。響午的太陽照下來,屋子邊的小樹林,田野里的桑園都是知了和蟬的叫聲。我們悄悄結伴從屋子里溜出去,順著聲音躡手躡腳地走到樹底下,睜大眼睛抬頭往上看,發現知了后,把網兜悄悄伸上去,迅速往樹枝上一靠,知了就會被蛛蛛網粘住,或者鉆進塑料袋里,它就跑不出來了。當然有時候,有些厲害一點的知了也會掙破蜘蛛網飛走,那就只能再去找蜘蛛網纏好網兜了。抓到的知了,用根線綁起來,另一頭則拴在樹枝上或者桌腳上,它便飛不走啦。家里的小貓看到了,常常還會追著知了跳來跳去玩,甚至從屋前追到屋后。
童年是人生的開端,也是初識人生的開始。它就像是一個刻在生命里的印記,不管任何時候回想起來,都是那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