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瓶頸是硬傷,看似是外界的限制,實則內在卻暗合著一條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必經線路。
說起職業發展瓶頸,職業十年內,人們總會想起晉升、加薪;到了職業二十年左右,人們又會想起事業突破、喜歡和熱愛;說起職業發展瓶頸,人們總會感到被外界的現實條件所限,被發展平臺所限,被機會所限,仿佛渾身有勁使不出來。
其實,瓶頸只有一種,看似是外界的限制,實則內在卻暗合著一條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必經線路。我們平時講職業生涯規劃,規劃的也就是這條線路,也就是了解職業生涯發展規律,提前做好準備,從容應對當下。規劃,是對規律性的臣服。
職業發展出現瓶頸,歸根到底是個人能力的瓶頸,是在以各種形式提醒人們注意,是時候需要突破了。我們被周圍的環境推動,即便沒有任何的考慮,也會自然地改變和提升,會自然地發展,表現為自然地升職加薪。直到遇到淘汰競爭、機會決策、環境變故。有人選擇忽略,聽之任之,就會永遠停留在一個階段;有人被動調整,被迫改變,總也不得法,就會感到挫折艱難和無奈;有人主動調整,提前準備,就會看似順利,持續進步。
從這種內在的成長性上來講,人們都會面對四個時期,四類問題,和四種突破。
第一個時期:初入職場的適應期。這對沒有在大學期間參與過社會實踐,沒有接觸過職場的學生來說,一定是一個讓人興奮而又艱難的時期。思維模式的轉變,行為習慣的轉變,甚至生活方式的轉變,一時間會讓人手足無措。
當最初的興奮褪去,留下的,就變成了迷茫與糾結。工作,為什么和我之前的設想不一樣?難道職業就只是做一些重復無聊缺少價值和意義的事情?我究竟適合做什么?我如何做才能有所發展?換工作似乎也不是解決方案,一再調整,一再受挫,我該如何成就自己?職場中的各類關系讓人厭煩,難道任何一個職場都是這樣的嗎?我是不是要為了賺錢,而舍棄自己一直堅守的原則底線?
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會讓職場新人們焦慮和迷茫,還會讓人產生一種無助感,似乎被卡在那里,卻又無計可施。這是一種職業發展的瓶頸,適應是主題,專注是破解之道。
第二個時期:職業五到十年的身份突破期。如果一個人順利地成為了職場中堅力量,能夠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那就會遇到第二個瓶頸:與人合作。如果做管理,就是如何帶好團隊,如果是專家,就是如何與人合作。
這樣身份變化的背后,是一個人從被動執行到主動組織,是從單兵作戰、使命必達,到協調工作、承擔責任。大約有一半人會就此止步,從此決定了被動的命運。而一旦被動,職業生涯發展的趨勢就顯而易見地在未來會出現平臺期,進而出現焦慮,危機。
人們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競爭的優勢一定要不一樣才行,不能在五十歲了依然和二十歲的人競爭點燈熬油比學習。有人把自己的職業發展看不出起色歸結于企業發展不好,歸結于老板不公平,歸結于機會有限,卻唯獨沒有看到自己的能力發展陷入了瓶頸。這個階段的瓶頸,合作是解決之道。
第三個時期:職業十年以上的角色變化期。傳統的企業組織是金字塔式結構,越穩定的組織,等級越森嚴,因為會有既得利益者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金字塔也會讓規則積淀,利于穩定。然而,在互聯網的激蕩變化之下,企業組織結構越來越扁平,權力在企業內不再以職位來衡量,而是在資源掌控和重大決策中瞥見端倪。
于是,職業發展在打拼十年,進入成熟期之后,左顧右盼,你的同行者一個個都是久經沙場的職業高手了。你不會再用簡單的競爭來衡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為很難見到直接的競爭。你看到的,只是張三有了新的項目,李四開始了創業,王五的公司上市了,他們和你都沒有關系,其實,你和他們之間是另外一種競爭——資源。
資源不屬于任何一個人,甚至都不在一個場域,但是這個世界的資源就那么多,以這樣那樣的形式實現著配置。只有前瞻眼光,把握趨勢的人才會順勢而為,搶占先機。領導力是這一階段的突破之道。
第四個時期:人生追求實現期。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談自由,都在談自我實現,又都在生存線上掙扎,都在抱怨夢想難以實現,都在錯誤的時候、錯誤的位置,談論錯誤的話題。生存、生活,然后才會到生命的自我實現。錯位的人生,會有一個錯位的結果。
我們驚詫于網紅的迅速崛起,我們喋喋不休地議論著直線攀升的房價,我們幻想著有一天能夠像一個自由職業者或者斜杠青年一樣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卻不知道,這一切只是表象,只是大舞臺上的扮相而已。面具背后,是辛苦的努力和經年的積累。
真正自我實現者的自由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因為他們不愿意讓人看到,展示的喧嘩對他們沒有意義。展示的意義,是吸引資源,自我實現不需要。然而,很多人已經進入了慣性的軌道,再也難以停下來。于是,開始問自己:我為了什么?這個階段,實現自由,是問題,也是解決之道。
從適應到專注,從獨立到合作,從帶領到開拓,從成就到自由,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主題。這是規律,也是每個人在生涯發展中會遇到的瓶頸,我見到的太多了。有些人會被卡住,有些人會停止,有些人可以快速通過,有些人可以畢其功于一役,但是沒有人可以跨越。
突破職業發展瓶頸,每個階段都有發展策略。
廣而告之:我和MBA智庫合作(這是我和“小智君”的首次親密接觸哦),在本周三(明天)晚上20點,在“千聊”平臺分享關于“職業發展瓶頸”的話題,如果你感興趣,歡迎來聽。在分答上問我一個問題需要28,周三晚,用三分之一的錢,聽我講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