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家的兩個兒子來說,《歌唱祖國》是他們最熟悉的歌曲。每天早上六點五十,“”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這個熟悉的旋律,在我們家已經(jīng)準時響起數(shù)百次。自從我從網(wǎng)上把這個廣播買過來安裝了定時音樂后,這首《歌唱祖國》每天總會準時的叫醒孩子。
雖然兩個孩子不是很明白這首歌在唱什么,但我相信,隨著他們年歲的增長,這首歌的含義慢慢的會深入他們的腦海,影響他們的價值觀。
小孩子要不要接受愛國教育?我想說的是很重要。
為人處世,要學會感恩的心,在家感謝父母,同樣也要感謝這個為我們提供和平和發(fā)展的國家,雖然國家對于孩子來說,是個很虛無的概念。但說的久了,也就有了印象。
對于國家的認同感就是要從小培養(yǎng),不僅學校里要教育,家里同樣不能放松。孩子的價值觀取決于父母以及身邊的環(huán)境。沒有與身俱來的價值觀,認同感就很難建立。就如孩子長期給人領(lǐng)養(yǎng)的,讓他接受親身父母就非常難。
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能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報道,小孩子聽到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馬上駐足待歌聲停止才繼續(xù)活動。我想這就是愛國教育的最好的實施方式,讓他從小知道,國歌國旗都是神圣的,會在內(nèi)心強化印象,加深感受。
對于國家的印象,我是在2008年的時候深刻的感受到了,之前,我并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和平盛世也沒有什么對比。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在家里看新聞,當看到一個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大人小孩,被武警官兵們一個個救出來的時候,我竟感動的流出眼淚。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在國民最需要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和不計一切的代價來進行救援,相對于某些國家動亂后產(chǎn)生的暴亂局面,我們生活在中國這樣的和平盛世又是怎樣的榮幸?
同樣在2008年,在奧運會開幕式上,我聽到林妙可的聲音歌唱祖國,竟然也有了莫名的感動。看到開幕式上,那一個個的環(huán)形在空中綻放,一個個腳丫在空中走來的時候,我感覺到一陣激動。只有一個富強的國家,才能以舉國之力舉辦這樣的盛事,回想百年前,國之不國任人宰割的一個個歷史畫面,如果我生活在那個時代,我還有自我選擇的能力嗎?自由國力強盛了,才有我們國民安居樂業(yè)的可能。
對于孩子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他們不一定理解,但我會用最簡單的語言,向他描述一個個故事場景。我會跟他說,他的太奶奶的故事。當年日本人拿著槍到村里,然后村里的每一個人都跑出去,太奶奶躲在稻田里嚇得要死,最終沒被發(fā)現(xiàn)才活了下來。我會告訴他,現(xiàn)在的中東地區(qū),經(jīng)常都有打戰(zhàn),小朋友們沒辦法讀書沒辦法玩爽,甚至失去生命。這樣形象的畫面,能夠讓孩子記住我們現(xiàn)在的和平的環(huán)境,是來之不易的,在過去以及現(xiàn)在的其他國家,不和平和戰(zhàn)亂都是存在的。
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不難,難得是我們想要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傳達,讓他形成一顆對國家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