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兮
每每提到清明,總會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很多時候,清明都有雨,但現在外面陽光正好,些許的霧霾散去,又是碧海藍天。
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是外出踏青游覽春光,更是祭祀先祖遙寄哀思的節日。
很多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假回老家,上墳掃墓,緬懷已經不在人世的親人。
一疊一疊黃紙點燃,裊裊青煙,微風吹過,燃燼的紙屑隨風而起,流連飄揚。小時候,爸爸跟我說:這代表親人收到了這份哀思。
我們過的很好,一切都好,請您放心,也請祖先保佑接下來的日子平安順利,健康無災。
古老的傳說里有碧落黃泉,人死之后會走黃泉路,過奈何橋,喝孟婆湯,忘一切前塵,再入輪回。
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傳說并不可考,我卻相信:人間是一場修行,萬物有靈,生命有輪回。
那些離開我們的親人,只是暫時離開了,他們也將有新的一生。或許,在某一個命運的交叉口,我們曾經相遇,莫名覺得親切,相視一笑。只是面目已非,再也不記得彼此。
我有一個完全沒有映像的姐姐,她在我還不會記事的時候失足掉進水里,等到發現時已經停止了呼吸。
小時候的我很頑皮,在家里翻箱倒柜翻出了一張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兒笑的活潑可愛。
后來我才知道,那是我姐姐,原來自己還有個姐姐。
在最難過最煎熬的時候,我是念著姐姐的名字度過的。那時覺得身邊沒有一個人理解我,嘲笑、諷刺、責罵將我重重包圍,沒有出口沒有明天。
但每每一想到,我還有姐姐,如果她在,她一定能理解我,一定比任何人都愛我,才有了繼續的勇氣,才有了現在的我。
在我知道有姐姐后,媽媽有時會提起姐姐,說她很聰明很懂事,還那么小就知道體貼她,要幫她做事,跟我完全不一樣。
知道輪回這個詞后,我就在想,那么好的姐姐肯定已經重生了。希望這一次,她不會早夭,她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幸福的生活。
2017年11月下旬上映了電影《尋夢環游記》,里面講述了一個很夢幻的亡靈世界,里面說只要還有人記得,就不會真正死去,他們會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很好。說不定,真有這樣一個世界呢?畢竟,沒有人可以證明死后到底會怎樣。
當時電影院里,很多人都看哭了,我也不例外。只是,那時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希望所有人都能將我遺忘。不想活在生者的回憶里,不想被懷念被想起,不想有人為我哭泣,忘記我就好了。
去年在藏地,一路上看見很多三步一叩首的朝拜者,他們滿面風霜、衣衫襤褸,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相同的是那顆虔誠的心。他們的衣服很臟,心卻像高原的藍天,很通透很干凈。
他們花好幾個月甚至大半年的時間在路上,不管風霜雪雨,不管道路艱難,一心向著心中的圣地叩拜前行。
他們不求升官發財,不求長命百歲;他們一生朝拜,篤信今生所為,皆為來世而修;他們不求今生,但求來世。
我沒有什么信仰,卻常常被他們感動。
我不是佛教信徒,卻相信因果輪回,今生緣滅是為他生緣起。三千婆娑世界,那些逝去的親人,或許活在另一個世界。
無盡輪回中,或許某一日,我們會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