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膨脹的時代,很多人整天都忙忙碌碌,結果卻碌碌無為。部署工作時,boss會在結尾加上一句,抓緊時間,明天一上班我要看到初稿;各業務口協同開展一項工作,需要提供數據時,往往也會在掛電話前補上一句,盡快哦,這個要的比較急;28歲了還沒結婚,周圍的所有人都會非常主動的給你介紹對象,你看看跟你同年的,孩子都出生了,自己的事要抓緊啊。。。抓緊時間幾乎成了口頭禪,無論是對上還是對下,事趕事成了常態,好像恨不得每一件事能在下一秒就完成。
TED有一期演講節目,主題就是倡導大家每天拿出10分鐘進行反思自己,在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什么都不做的情況下,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冥想自己一天的行為
我用了十分鐘仔細琢磨了一下,我們到底在急什么。領導的壓力?權利的展現?信息膨脹的緊張感?獨樹一幟的不適應?具有傳染性的浮躁情緒?
工資在漲,生活質量在逐步提高。生下來,怎樣活下去逐漸成為大部分人比較關注的問題。
夢想,這個還是得有的,薛之謙的成功就是很好的反映了大部分群體對于夢想與現實的憧憬,我現在實現夢想的路堵住了,我就開店,賺錢,然后繼續寫歌,繼續唱歌,直到我唱不動了為止。
生活節奏,我還是提倡慢慢來。在這個擁有幾十億人口的星球上,每一個個體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基本元素,就像螺絲釘一樣,他是整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發揮好自己的職能就是發揮了最大的價值。充分的利用每一分鐘,做好當下正在處理的事情,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工作中的一個小環節,保證正在處理的事情是當下努力并負責的,就可以了。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來,對每一個事與物負好責任。慢慢來有時才會比較快
生活態度,隨遇而安或者不欲則剛吧。網上說,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打開一扇窗戶。哪怕是世界上最牛?的計算機,處理任務時也是用0和1兩個數字前后有序的處理完畢。幾個文案需要處理,就精力集中,完成好每一個當下正在整理的資料,愛情光臨或者離開的時候,充分享受當下的每一個瞬間或者整理好當初的回憶。任務總會完成的,適合自己的另一半遲早也會來的,這些都只是時間問題,不要急,也許多加會班或者在下一個轉彎處,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那么,你到底在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