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公益廣告,倡導人們多對他人說對不起。當不能陪伴孩子時,要跟孩子說:“寶貝,對不起……”;當走路碰到別人時,要跟對方說:“對不起,碰到您了……”;當有人在發傳單推銷時,要說:“對不起,我不需要……”當離家出走時:“爸,對不起……”當我們聽到這一句句的對不起時,就會油然生出一種溫馨感。
管理者在自己的團隊中塑造“對不起”文化氛圍,讓溫馨在人與人之間流動。
對顧客說:
“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對不起,請您到這個試衣間試衣吧。”
“對不起,耽誤您的時間了!”
“對不起,我們還沒開通這項業務。”
“對不起,我們常年沒有折扣。”
“對不起,是我們考慮不周。”
……
對同事說:
“對不起,這是我的錯。”
“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
“對不起,這件事連累你了。”
“對不起,我沒給你幫上忙。”
“對不起,我給你幫倒忙了。”
“對不起,這件事我也不清楚。”
“對不起,這件事還得需要你親自去辦理。”
“對不起,……”
跟上司說:
“對不起,是我錯了。”
“對不起,是我考慮不周。”
“對不起,我遲到了。”
“對不起,您安排的工作我沒按時完成。”
“對不起,今天家里有事,不能加班了。”
“對不起,這次讓您失望了。”
現實中,我們往往羞于將“對不起”這三個字說出口,總感覺說出來自己會矮三分。實際上道歉是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最有效的和諧相處的法寶。但我們總是拘泥于誰對誰錯,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堅決不說“對不起”,結果贏了理,卻輸了情。
我們平時很多時候,對錯對自己并沒有太大意義,而對方是否能夠相信自己、能夠與自己合作卻是最重要的。所以,真誠的“對不起”這個三個字,既是文明素質的體現,也是化干戈為玉帛的有效武器,是最廉價的,也是最寶貴的。
同時,向別人真誠道歉時,一定不會矮化自己,反而一定會增加對方對自己的好感,拉近雙方的距離。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感覺到了。
糾結于對錯,有時卻失去了愛;為了愛,請對身邊的人說:“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