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九號放映廳(ID:NO9movie )一個有點意思的影視原創公號。
姜思達被淘汰了。
這是《奇葩說》第四季半決賽的結果。一結束,大批網友掛起了陰謀論,抗議賽制不公平。
當天的賽制是,八個辯手分成兩個持方,贏的整組進入決賽,反之團滅。給出的題目也是腦洞大開:奇葩村里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喝了愚人水,導致是非不分、顛倒黑白,作為唯一清醒的人,你要不要喝下那杯水?
姜思達選擇了不喝。
“不要把我們想象成一個末世英雄,或者多堅強。不是,是面對教養我有一絲懦弱,這個懦弱叫做,我實在實在不忍心,不敢打破我這份教養?!?/p>
他的表現一如往常突出,而對手同樣出色。最后,全場100個觀眾,更多的人選擇飲下那杯愚人水,拒絕一個人的孤單。
6月11日凌晨,姜思達更新了一條微博,“落敗當下我確實非常難過。難過的同時又在想,是不是要輸得起一些?”
第四季開播以來,他還沒有輸過。他輸了唯一的一場,也失去了自己在這一季中更遠的可能性。
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早已是奇葩之王。
當有人為你的失敗可惜,其實也就是已經承認了你的價值——姜思達已經成為了這樣的人。
《奇葩說》走過了四季,姜思達也走了四季。
一開始,還只是一個93年的大學生,校辯論隊隊長,鏡頭前素凈稚嫩。
最開始兩季,場上攪動風云的是馬薇薇、邱晨等辯手,他還只是場外看風云的人,不出彩、也被淘汰過。
發生巨變是第三季,越發妖嬈,他成為了弄潮兒。
所有人若想了解姜思達的厲害,都不該錯過第三季的《時刻保持聯系是暴政嗎?》。這一期被編劇史航認為是“大美玲之夜”。(姜思達昵稱)
作為正方,姜思達認為“時刻保持聯系是暴政”。
朋友從來不會隨隨便便和你保持聯系。因為朋友有分寸,才能稱作為朋友。
戀人如果兩個人都愿意與對方保持聯系,不能代表不是暴政,反而證明兩個人是以暴制暴。
如果時保聯需要靠的是手機的話,好像沒有手機就不配去愛一個人。愛情的基礎不是鉆戒,是手機。聯系恒久遠,話費永流傳。相當于我們只需要送給愛人話費,永遠不讓對方欠費。
員工24小時接到老板電話,時刻保持對老板的服務,這種人并不是自由的人,不是最幸福的人,不是最快樂的人,只是最適應這個暴政的人。如果老板給你加錢,那就是暴政;如果不給你加錢,那更是暴政。
最后,姜思達表示,“我們時刻保持聯系最大的危害是:我們難以時刻和自己保持聯系?!?/p>
這輪完整版13分鐘的發言,讓對手——《奇葩說》的辯論之神黃執中放棄奇襲,心服口服。
很多人喜歡聽姜思達辯論,就在于他打法精準,理性又直指要害,見識上拎得清。但如果不是《奇葩說》,姜思達的成長也絕對不是以今日的光速。
新浪微博上,奇葩說三個字的熱度有46.5億。
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看《奇葩說》呢?就在于這份共同的成長——作為辯手,他們以口為利器,表達自己,找到自己;作為觀眾,我們分享、咀嚼一位素人的蛻變:
無論場上還是場下,這個節目都給了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它是少有的能把娛樂和思辨融合一體的綜藝節目,而這早在創立伊始就初見能量——以馬東、蔡康永、高曉松組合拉動碰撞。
這三人,本身就是“說話界”的高山。馬東一輩子都以說話為自己的事業,蔡康永是一本讀不完的說話之道,高曉松則滿腹經綸,是說不完的詩與遠方。
后來,金星、羅振宇、張泉靈、何炅先后加入。這群人歷練半生訴諸辯論場,和一群青瓜蛋子強詞奪理,拼的都是智慧。
套用一個特別雞湯的句子:你說過的話,會成為你的人生。而我們也看到了,姜思達是一種可能性,還是一種充滿光芒的可能性。
撰文/九姨沒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