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踏入大學的那一刻,誰都是抱著和室友好好相處的態度,希望交往的像是一家人那樣融洽而又自然,但其實,性格極其迥異,而行為舉止又極其不受人喜歡的情況下,不可能成為一家人,甚至不是敵對狀態都已然阿彌陀佛了。
第一幕? ? ? 那時,我們還有些拘謹
其實,在沒有來到大學之前,已經有過短暫的小聚,確實不得不佩服現在的互聯網時代,讓我們聯系在一起,成立了一個神秘組織,在網絡中的交談并不能看出什么,只是想到面對大學四年,總是要客氣一些。
第一次推著行李箱,滿懷憧憬與激動邁進了大學校園,雖然之前就已經在這里考過試,嘴上也說著沒什么好開心的,畢竟是老熟人,但一想到能在這里學習四年,仍然十分期待。
六人間的宿舍讓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第一晚六人便小聚了一下,算是聯絡感情,當然一人缺席(參加了自己的私人小聚會),對于酒和煙的抵觸,實屬是我不能輕易融入集體的一個因素,群體生活自然要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但基本原則還是要堅守,并不為了迎合集體而喪失個人原則,這是底線,更是相處之道。
當然,拘謹的我們慢慢的放開了一些防備與顧慮,看似和諧的小集體實際暗流涌動。
第二幕?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當一切君子協定都已定好,卻偏偏有人作妖。當窗戶和門都打開的瞬間,那一種空氣流通的感覺才讓你有呼吸的順暢,要是這樣,我倒是愿意做一個gatekeeper,“飯后一顆煙,賽過活神仙”,不好意思,無煙區請遵守規定。當所有的不滿情緒積壓已久,總要找時機釋放,當他的拳頭推搡到你身上的那一剎那,忍不住的火冒三丈,我讓你三分,你卻站在高臺享受自我,不愿下來。本以為這種不良情緒只會在自己身上出現,但是一個人并不是只有一處地方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確實,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感覺是一覽眾山小,可是高處不勝寒,你可受得了?
每個人的原則和底線設立的標準不一樣,自然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會滲透出來,群體生活本就是互相尊重,互相退讓,但觸及底線的事情,別人還是不能接受。在出門以后的崩潰大罵,忍受不住這樣的言語攻擊,說者或無意,但聽者有心,無可奈何,治愈自己的還得是自己,一頓酒像是模模糊糊的說明白了事兒,但仍然改變不了那副姿態。
第三幕? ? 孤立反倒和諧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不知從何時起,大家的抵觸情緒都比我顯得強烈,慢慢形成小陣營,使之成為孤島,或許是自知,慢慢也變得好了起來,但大家的陣營卻沒有變化,可能這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無奈,在接觸一些人之前,一定要立定規矩,下好底線,方可自知他知,少了吹噓自己的毛病,也多了些謙遜與紀律。反倒是這樣的話大家的小陣營更加和諧而又融洽,一般沒有什么沖突與矛盾,小陣營知道,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斤斤計較。
第四幕? 小團體? 大運作
相比而言,我更喜歡我們的集體,因為確實大家非常融洽而又和諧,但不可能總是集體行動,一定會有小團體,兩個兩個,興趣相投結成團體。當集體活動,大家又融為一體,這便是理想的生活了。但有時,生活還是需要孤獨,一個人獨處這是一種享受,不要為了刻意維護小集體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反而不利于感情構建。大學生活自由而又充實,學業為重,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至關重要。不要做匆匆忙忙的趕路人,要做慢慢悠悠的獨行者,你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有深度。
第五幕? ? 食色性也
大學的人際交往確實很重要,但是是一個慢熱的人,不喜歡刻意。
感情生活可能在大學很單純,很青澀。但在這樣一個早熟社會,卻勾心斗角,人還是很青澀,但腸子確實兜兜轉轉。
第一次見到了大家對于感情生活的種種處理方式,確實是一種獨特的,新奇的,十分幼稚的,每個人都擺出一副老大哥的樣子,像是職業情場的高手一般,在感情世界打著太極拳。可能在自己眼里感覺良好,但女孩的心思誰也摸不透。或許我們還需要時間去歷練磨合。
什么情,什么愛,男男女女摸不明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