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思考,恰好昨晚聽邏輯思維,羅胖介紹他的新產品時說了一個觀點與我不謀而合,出來說說。
? ? ? 我見過太多父母和老一輩哄孩子的場景了,“吃飯飯”(注意這里要使用兒化音),“喝水水”,“拉臭臭”(這是什么鬼),語調還要奶聲奶氣的,像是說硬了會硌著孩子。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我都會在心里飄出一句“能說人話么?”
? ? ?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樣和孩子交流的人的思路,我能想到的大概三種:
1.孩子這么小,我們用大人的方式和他交流他聽不懂。2.小孩子這么萌,我也要萌萌噠,這樣氣質才配。3.不都是這樣說的么,我也這樣說沒問題吧。
孩子這么小,我們用大人的方式和他交流他聽不懂 ? ? ? ?孩子的交流方式是什么?難道他第一個會說的詞是“媽媽”你就以為他學疊詞學的快?至少我搜索了知乎和幾個母嬰論壇,并沒有發現疊詞與孩子對學習語言的速度有已被證實的相關性。如果孩子對正常的語言無法理解,莫非陰陽怪氣的語調就能聽懂了?你真的以為變了語調更像孩子了?你真是單純的像個孩子。其實支持聽不懂這種論調的人實際上忽略了孩子在成長的事實。我們岔開一下話題,你還會在其他什么場景使用這種交流方式?我能最快想到的兩個場景就是面對你的寵物狗和面對一個和你關系親密的智障…你面對寵物狗和智障時,你很明確他們的智力處在一個較低水平并且不會繼續成長。不過孩子不是啊,在他正處于成長的階段,你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教育,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會成為他日后行為的引導,你和他說文學和宇宙,他就可能更早向往遠方,你和他“抱抱,舉高高,睡覺覺”他就會用小拳拳捶你胸口…我想不會有人希望把自己家的孩子教育成白癡的。
小孩子這么萌,我也要萌萌噠,這樣氣質才配 ? ? ? ? ? ? ? ? ? ? ? ? ? ? ? 氣質相配…這個,好噠!十分高興你一直在中學二年級,生活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嗎,不如我下一碗面給你吃?
不都是這樣說的么,我也這樣說沒問題吧 ? ? ? ? ? 這其實是最可憐的,也是大多數人的所處的狀態,不動腦子會活得輕松,只是我們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而已。
? ? ? ? 幾年前讀過的《島上書店》有幾個場景令我印象深刻,5歲的瑪雅抱著一部小說,與A.J討論小說的情節,語言繪聲繪色,充滿了文學質感。我實在太愛這個小姑娘了,這要比看到坐在熊出沒動畫片前專注電視機屏幕的小男孩令我感動的多。(當然也不能下定論,前幾天看 最強大腦 聽說是因為看了喜羊羊愛上了魔方,竟然破了多次世界紀錄=_=)我冒昧地猜瑪雅在牙牙學語時肯定沒有被雙聲疊詞和奇怪腔調包圍。
? ? ? ? 好了,大概就這樣,總結一下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別讓他在你面前宛如一個智障,這么做對孩子不公平。
? ? ? ? 最后最后,輕松一下。
其實我們要看到一個事實,我們多數情況與小孩子的交流不是真正為了獲取某些信息或是給予教育,我們最常見的目的是在我們的語言或行為輸出之后,獲取孩子的反饋,這種反饋會使我們開心。用通俗的話概括就是通過逗小孩兒玩獲取表情包。這是一種正能量的行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充滿樂趣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嗎!注意不要被孩子的家長發現,還有做好他長大了打你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