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們的照片和他們那些發(fā)自肺腑的心里話之前,我想先講一個真實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大涼山深處的一個小女孩身上。
小英
女孩叫小英,透過照片也許你也夠感覺到她溫暖和懂事。我第一眼見到她的時候,是那種讓我想要忍不住去保護的孩子。
透過她的眼睛還有微笑,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希望和純真。
去年的冬天,來自全國的十名志愿者在西昌集合,前往涼山深處的一個學校公益走訪,我就是其中一個參與者。
我們從西昌到目的地沃底鄉(xiāng)就用了兩天時間。原本以為走訪會很順利,沒想到困難重重,村里基本不通車,翻山越嶺還不算,中間還要過一條很寬的河,很多學生家需要乘船再走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到。
小英家剛好排到我和另外一個志愿者走訪,那天早早的出發(fā),中午才到小英家。
當我們還沒有到她家門口的時候,她就一路飛奔過來,有點小緊張,于是在十只手指在“打架”中輕輕的說了一句“老師好。”
進入她家的時候,她給我拿了一個凳子,然后自己也拿了一個,很主動也很自然的在到了我的旁邊,坐在一邊看著我笑。其實,這是一種尊重和禮貌,至少我這么想。
小英的書桌
小英是一名孤兒,父親因為某種病逝世,后來母親也改嫁遠走他鄉(xiāng)了。
于是她一直和幺爸(叔叔)一家生活。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她喊叔叔嬸嬸是叫爸爸媽媽。這一點,我想對于接觸過這樣家庭的我們來說是挺欣慰的。
因為本以為小英會是那種悶悶不樂或者說是自閉的孩子,她卻出奇的活潑和懂事,和我們說話從來不會去想上幾分鐘,或者我們要一直問幾遍。她很樂意傾聽也不吝嗇自己分享自己。
小英的夢想是當一個醫(yī)生,大概也許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吧。不過話說回來,走訪的這些孩子的夢想不是當老師就是醫(yī)生。
對于這個問題,我又想過為什么會這樣,經過我接觸到的孩子,我認真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不是他們不會有其他夢想,而是從根本上他們就沒有接觸過其他職業(yè)的人,從小就是和老師一起長大。然后家里面的人因為生病去世了,想當一名醫(yī)生救死扶傷,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觀念是對還是錯。
我偷偷的問小英的新年愿望時,她說想要一張自己的照片,還有一個香皂。想要一張自己的照片,這個倒不足為其,因為我一直在做公益攝影項目。
而想要一個香皂卻讓我有點不知所措。
我什么要香皂呀?我問她。
小英說:“好幾個同學都有香皂,自己也想要一個,想每次把自己的手洗干凈了去吃飯,還可以洗澡,有點香。”
那一刻,在我聽來,有點香三個字比我之前聽過的任何話都精彩和浪漫。
而那一刻,我突然有點哽咽,很心塞卻又不知道說點什么才好……
小英是我這次走訪中最喜歡的一個小女孩,才上二年級的孩子,明知道自己沒有父母卻活得那么快樂。
準確地說,可以在這個小女孩的身上看到希望和愛。每當想起走一點,自己千辛萬苦的的付出也有一個交代,我想這一路走來都是值得的。
只有那些心中藏著期待的人,才會看到花開吧,我希望小英是這樣的人。
回來之后,我想了好幾天,我想我可以幫她們實現小小的新年愿望,因為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能做的也就這么多。
我把另外一個孩子和小英的新年禮物寄給了她們班主任,給每一個人都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分享我的故事以及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收到東西的那一天,他們用班主任的手機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老師謝謝您的愛。
小秀
前兩天,一個在貴州支教的朋友,給我發(fā)了一個短視頻。視頻里的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表達著自己的心聲,讓我感動不已。
而我的耳朵里隱隱約約也傳來了我接觸過的那些大山深處的孩子們的音色。
其實,我是一個很懷舊的人。于是我把孩子們當時寫下的夢想,一些心里話以及那些祝福都翻出來,一張張的看完。
我讀著孩子的心,沒有淚,只有深情的回憶;我深領孩子的情意,沒有感性,只有無言的心靈悸動;我捧著孩子的祝福,沒有激動不已,只有沉默的反思。
伴著黑夜和星星,一連寫下了好幾首散文短詩,寫給我,也寫給他們……
想來這幾年,我接觸過很多的大山孩子。
不管是甘肅青海的孩子也好,還是云貴川的孩子也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個人都在認真的活著。
我想把他們的一些心里話,用電影字幕的方式分享給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并不是想要為他們博得同情,因為他們本身就不可憐,只是在山的那邊過著里外一種生活。我更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曾經的一些壯舉什么的,如果只是為了炫耀,我干嘛要堅持著這么久呢?
在生活中,我收到過太多人迷茫,不知所措的傾訴,或者對生活無盡的抱怨。
所以我只是想要透過孩子們的生活,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認真并努力的活著。
關于山區(qū),關于支教,或者關于任何公益行走,我時常在捫心自問。
你真的是去幫助那些孩子的嗎,還是去給自己的人生攢故事?或者是去尋找一份自我感動?
還好,我去做公益,不僅僅是一次服務于自我的旅行,更多的是深深懂得如何你付出。而下一個月,我又將走上寒冷的西藏,去喜馬拉雅下的孩子們送去溫暖。
我始終堅信,帶上愛出發(fā)才是旅行最終的信仰。
也許,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一個山區(qū)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對理想的憧憬,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對老師的愛戴與寄托!
有時候,我確實覺得命運確實不公,可是孩子們就像天使一樣,也讓我忘記自己身處貧瘠的土地上。
我曾經試圖定義過什么是幸福?一直沒有結果。在接觸到許許多多的山區(qū)孩子之后我有了新的看法。
幸福是對生活的熱愛,是一顰一笑,是滿滿人間的愛。
很多時候,雖然對于他們來說需求很小,但可能就是一種奢求,而一旦得以實現,便是他們所認定的幸福。
比如,幸福就是可以用彩色的鉛筆畫一次畫,或者擁有了一雙過冬的雨鞋,又或是村頭的那顆果實成熟了……
我想說的是,對于生活不要過于的去奢求,如此,方可收獲更多的幸福吧。
最后,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自己,但愿每一個人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
不要吝嗇你的笑
我是有備而來的路人甲——大萌,那個對世界上癮的二逼青年。如果我寫過的任何一句話,拍過的每一張照片,做過的任何舉動,曾在你的心里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