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開學大三了,作為一名新媒體學生的我,才剛剛開始在自媒體這塊“試水”,也開始尋思著摸索如何成為一名“斜杠青年”。我的斜杠標簽大致可以定義為——老師/自媒體人。
斜杠青年的定義是必須在這兩個方面獲得了一定的收益,我雖然不是月入百萬的大佬,但是至少目前可以憑借這兩個身份,讓我在大學生活里獲得經濟上的獨立,生活費自己賺足。
我想先從自媒體開始講起,因為這是我的專業領域(其實也算不上專業,還在學習中)。我嘗試了很多自媒體平臺,比如百家號、企鵝號,但是這些平臺太需要內容輸出了,新手期就把我給訓得服服帖帖。作為一名還沒有養成自律的人,我是在不擅長去每日更新,因此這些平臺的文章加起來也才只有0.04的收入(自慚)。
一個月前,我重新下載了嗶哩嗶哩APP,然后驚奇的發現一年前我隨手剪的視頻居然達到了10w的播放量,這就意味著我可以申請創作激勵計劃——意味著可以賺錢了。先來講這個視頻,你不要以為它有多么的高大上,其實就是把十幾個抖音的短視頻放在了一起,做的一個類似于合集的東西,完全沒有技巧可言(現在看來還是覺得很羞愧的,搬運的東西居然火了起來)。這個也不算是幸運,因為這就是市場。
許多人都非常的抗拒抖音,但是沒有人不會被他的內容吸引,尤其是當你把那些雜亂的內容整理歸類后。B站上做這種搬運合集的不在少數,他們的播放量絕對不亞于原創視頻。所以也沒分什么高貴不高貴,只要你臉皮夠厚,就可以毫不費吹灰之力賺上錢。
害,當然我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很不可取。但是我也是試驗了許多遍總結出來的結果。加入創作激勵計劃后,我又做了一次搬運試水,花了半個小時整理并拼接了一個三分多種的視頻,現在已經播了一個月了,播放量12w,賺了120塊錢。當然,我不是那么貪得無厭的人,這樣做太有違良心了,知道了這種卑劣的手段賺錢快后我就再也沒有嘗試。
我是要學新媒體的學生,我想做自己的原創作品。我花了兩天拍了一個旅游的vlog,剪了半天,發出去目前只有1w的播放量。后來我又自己做了一個電影的剪輯,剪了一整天,來來回回修改了14遍,只有一百多的播放量。然后我就放棄更新了——在我沒有持續的原創實力之前,我不想用快速賺錢的方法去把我這個賬號搞砸。喜歡我原創作品的人才是最真實的粉絲,與其吸引那些不對我原創感興趣的人,不如找一些少而精的粉絲。
經營了一個月的B站,粉絲也終于過千了,還開通了粉絲勛章,至少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合格的自媒體賬號。我現在還不敢動,等積累了足夠的原創實力就可以開始出發。所以,我此處想講的是,不要質疑通過任何手段獲得的利益,我承認之前那些視頻有違媒體人的規范,但是事實證明,我通過他們獲得了一個平臺的敲門磚,為自己搭建好了一個助跑器,有什么錯呢?
當然,作為斜杠青年,自媒體這方面不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業領域,我主要收入還是來自于家教,并且也有兩年多的家教驚艷了,也是有很多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下次再說來與你們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