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去過三亞之前,以為三亞就是,沙灘、美女、比基尼,躺在海邊喝椰子。但是真正到了三亞,卻沒有多少震撼的感覺。
先說進入三亞的路途太過坎坷,是個晚上,而且繞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感覺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在施工,弄了一身泥巴。
其次是熱,準確地說是曬。太曬了。第二天去亞龍灣轉轉,出去太陽能把人曬暈。類似北方盛夏時的大太陽,北方人去了真受不了。我騎車都是11月份了,依然如此曬,要是夏天,那不得把人烤熟了。
我本來就黑,騎到三亞,整個人的顏色又深了一個號。連我自己看了都嚇一跳,回去估計都不敢見人了。
其實環島騎行真正的旺季是12月份和1月份,那時候是海南的冬季,天還不至于太曬,看來我還是來早了。
當天晚上剛剛進入三亞市區,碰到一個小伙子跟我借打氣筒,他的車胎沒氣了,公路車。公路車,車胎太細,在這樣的路況上,很容易扎胎,所以,如果不清楚路況,最好騎山地車。
小伙子要去大東海,我倆正好順路,邊騎邊聊。小伙子是湖南的,20歲,來這邊當廚師,剛來三亞也不過半個月,以前是舞蹈老師。我問為什么不繼續當老師,他說老師工資太低,而且也不喜歡太過束縛的生活,想趁年輕,出來闖一闖,每個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呵,年輕,真好。。。
在驛站,碰到了我的一個老鄉,濱州的張大哥。我去驛站辦入住手續,碰到一個人在高聲暢談,我一聽就是山東話,問了一下,濱州的,老鄉。在省外,只要是一個省的那就是老鄉了。
鄉音,是最容易識別人的身份的,特別是在外地,聽到老鄉的聲音,格外親。以后我有了孩子,無論如何都要教他用方言。普通話,稍加留意就會說,但是只有方言,才是圈子的標志。
濱州大哥在海口有套房子,每年冬天都會來呆上一段時間。他喜歡騎行。每年也會騎上一圈。讓人羨慕的生活。
以前,我最羨慕的是在海南有套房子,每年來住段時間。但是現在我卻不這么認為了,雖然物質生活很重要,但是人最終追求的還是精神生活。就像我爸一樣,要是把他冷不丁地拉到海南來,他能呆下來嗎?不會,因為人生地不熟,太寂寞。
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并不是風景最美的地方,而是人文環境最美的地方,人文環境越好,人口素質越高,社會越公平,治安越好,人口越密集。所以人追求的最終是圈子,不管是熟人圈子,還是文化圈子,例如騎行圈子,自駕圈子,太極圈子,舞蹈圈子,生意圈子,都是精神追求。
第二天去亞龍灣。亞龍灣海灘,長度據說有7公里,全是細膩的白沙。不過我去的時候人并不多,有沙灘,有美女,可惜沒有比基尼。太曬了,曬了一會兒我就跑了,受不了。
(亞龍灣沙灘人很少,可能中午太曬的緣故)
(波光粼粼的海)
(熱帶風情的海岸)
傍晚倒是在大東海看到了美女比基尼,游泳的人也挺多。可是我感覺在旅游區游泳太憋屈了,專門圈出了一塊游泳的界限,有專人看守。沙灘上還不時有宣傳車來回轉悠:請游客到游泳區游泳!
(大東海的沙灘,管理人員坐在高處監視)
(游泳的人群)
(游泳的人群,外國友人不少呦)
晚上跟砂糖一塊吃飯,砂糖,海南土著,在三亞婦幼醫院上班,標準南方美女,并兼有熱情好客俠士之風,買單于無聲無息之中,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菠蘿炒飯)
(文昌雞,多數北方人剛剛吃文昌雞可能不習慣,海南的做法叫白斬,就是用開水煮熟,然后切塊,再放上調料,吃法比較清淡,吃的是雞的原味)
(蛤蜊蒸蛋)
(大骨湯,取自海南屯昌黑豬肉,味道不錯)
(貓眼四角豆,貓眼,就是貓眼螺,像貓的眼睛)
(貓眼螺)
(第一次吃生芒果,配上辣椒和鹽,那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其實,我這人在吃上是很不講究的,所以錯失了很多美味。我有很多缺點,其中一個缺點是不好吃,當然也有很多優點,其中一個優點是好養活。我最喜歡吃的兩個菜,是家常菜,一個是西紅柿炒雞蛋,但是從南到北吃了這么多,很少有讓我吃了叫絕的,再一個是白菜肉燉粉條。這兩個菜,百吃不厭。
我原來以為三亞人口挺少的,沒想到晚上去了市區的步行街,人流如織,川流不息,才知道三亞人口原來挺多的。三亞人口外地人的比例挺高,尤以東北人為最。
(大東海的標志,大菠蘿商場)
三亞東北人多,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當年解放海南島,林彪的四野一路從東北打到海南,部隊的主要組成就是東北人,為了防止反攻,部分軍隊就在海南駐扎下來,后來部隊就地轉業,開墾農耕,這是第一梯隊。
二是90年代國企改制,東北是重型國企基地,首當其沖,工人買斷下崗,恰逢海南建省,房地產火熱,下崗的職工在第一梯隊的召喚下遠赴海南加入炒房團,成為第二梯隊。
三是建設國際旅游島之后,海南房價又開始火熱起來,于是在親戚二梯隊的召喚下又一批人加入進來,這是第三梯隊。
四是東北確實太冷了,特別是黑龍江,冬天室外溫度能達到零下三十度,很容易讓人受不了,哪里才是過冬的圣地呢?有了一二三梯隊,海南島自然成為過冬的好地方。這部分人大多是候鳥老人。
海南確實是生活過冬的好地方,環境好,空氣好,生活節奏慢,比較安逸悠閑,是其它地方所無法比擬的。
其實,對于三亞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美景,三亞的景色跟海南其它地方并沒有多大的差別,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人,因為三亞是環島的一個重要據點,來海南,三亞是必去的一個地方,所以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就像前面提到的湖南小伙,濱州張大哥,還有在驛站做義工的北京小伙,走中線的北京大叔,來自內蒙的蛋糕師小田,在路上碰到來自青島的攝影師阿龍,新疆小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碰撞,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三亞,其實是一個夢想驛站,這就是我對三亞最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