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認識了她,一位身患先天疾病的女孩————當時,她正在網上寫博,期待著網友們的到來,閱讀她淳樸的文字。
我當時只是在她的博客上隨意地灌了下水,然后就開始了自己網絡間的縱橫時光,一邊與朋友聊著天,一邊肆意地欣賞著網友的美麗文字。
“謝謝!”她給我留言,最后還帶了句“祝你開心每一天!幸福每一刻!”
仿佛別人給你說了一句好聽的話,就等于送了你一份禮物樣,假若不會訪,我心里一定會感覺特別扭的。
我又一次地去了她的博客,認真地看了她的一些文字后,感覺心里酸酸的,眼睛有些想濕潤的欲望。自己身活在痛苦中,還不忘給災區的人送上祝福(1),以一個不健全的身體,寫出了十七萬字的長篇小說(2),與人暢談的點點關愛交流(3)就能讓她感到異常幸福滿足。比之我們有些孩子,上學口袋里還裝有兩個手機(4),放學了家人開車來接,他還整天鬧著家長一天給了十塊錢的零花錢太少,埋怨著家長不帶他去迪士尼(5)玩。真是天壤之別啊!為什么一個從小身患疾患無法去學校念書,從小就沒有接受過一天學校正規教育的孩子就知道滿足?為什么這些在幸福中生活的孩子們就不懂得滿足知足呢?
面對著一些微小的主動幫忙,她沒有再提出一些什么,她只是用一顆感恩的心重復地說著謝謝,然后在那獨自滿足的樂呵著。
我想,我們比她更應該知道知足滿足的滋味,但懂得知足滿足滋味的卻是她。她用她那顆感恩的樸實的心在網絡上游逛著,懵懵懂懂地逛著,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或家里的親人來到了大都市中樣的迷茫。在虛擬與現實之間,她的感恩知足遇與堅強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網友們做出了不同的反應。有朋懷著愛心,送她了祝福;有朋騎馬看花,匆匆而過;有朋見慣世間悲涼,如水中花樣般看待。大部人是根本就沒注意到,他們的事情太多,行程已安排滿了。反正,說白了她只是個殘疾人。天下那么多的殘疾人,豈能去——憐憫同情嗎?
等看過她的博客后,我加了她好友。
我們在QQ上聊天了。我練的是一指禪(6),打字超 級地慢。在QQ聊天中,往往都是我才打了一句話出來,她就已經發來兩句話了。她打字的速度很快,在聊天的過程中她也比較喜歡把自己心里的歡喜用文字來向我表達出來。我在猜想,她學上網也應該是經歷過了一段艱難的過程后才會有此結果吧!
與她聊天,我可是很小心的應付著。不敢隨意地與她談些對她來說敏感的話題,我怕觸犯著什么什么的。我們只是在天南地北的聊著,漫無目的的聊著。
我在想,我們年齡相仿,處境卻是有著天地之別。我走過了二十五個春秋,喜歡自由自在,愛漂泊在各地去看不一樣的風景;而她呢,整天待在屋子里面坐著三件事,吃飯、看電視、睡覺,從未享受過旅行的樂趣。我經常去陪朋友逛公園,約個會什么的;而她呢,在那小屋中手握著筆,堅強的去開創著自己的絢麗夢想。
雖然是個疾病纏身的患者,但她仍然向外界展示著她的博愛之心,勇敢的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我真想知道那部《錫都之戀》(7)她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可以得出,至少她是個堅強的女孩。那部小說中,她注入了自己無數的心血。就算沒有出版,她還是有著自己的驕傲!然而,她看來面容還是那么的憔悴,讓我很難想象得出她的堅強是從何而來的……(魯塵文)
釋解:(1)祝福:指的是在兩年前潘順娟為了紀念在汶川5.12地震中不幸遇難的同胞們所寫的激勵詩詞《只要》,在青海玉樹4.14地震時為災區抗震救災人員而寫的激勵詩詞《你》,在8.7舟曲泥石流發生的第7天所寫的《舟曲 我們和你在一起》。
(2)長篇小說:指的是堅強女孩潘順娟經過兩年零七個月,近一千個日日夜夜地漫長且艱辛創作出來的十七萬字小說《錫都之戀》,又名《宿緣》。
(3)交流:指的是堅強女孩潘順娟在《瓷娃娃關愛協會》的QQ群里與她有著類似情況的朋友交談。
(4)兩個手機:指的是筆者魯塵博主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的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個小學生,口袋里裝一個手機,手里拿一個,一時禁不住地上去詢問究竟,曰:一個是家人給聯系用的,一個是自己的私人電話。
(5)迪士尼:指的是香港的迪士尼樂園。
(6)一指禪:指的是筆者魯塵博主因自己對網絡的陌生,對指法的不懂,而一向來都是用一根指頭一個拼音字母一個拼音字母的來打字。
(7)《錫都之戀》:講的是在美麗的錫都·個舊所上演的一段唯美而動人的愛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