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日看到俞敏洪在《夢在青春在》這本書里寫的一篇文章,名曰活到點子上,文章中闡述了何謂活到點子上,以及所應具備的三個要素。還沒看就覺得,這些年肯定都是白活的。
? ? ? ? 言歸正傳,也許會有人好奇,什么叫活到點子上?簡單來說就是覺得一輩子沒有白活,回頭看自己的人生路,沒有太多遺憾。如果讓他重新過一輩子,他仍會如是選擇。有些人一下子就能活到點子上,另一些人就比較麻煩,一輩子活得不著邊際,痛苦且糾結著,而我們很多人,往往都是后者。要想活到點子上,得先看到點子上。糾結之人正是因為看不到這個點,所以才會活得憋屈。但這個“點”,到底在哪里?這個問題如同我是誰,來自哪里,要到哪里去,我們好像回答不上來,心中仿佛卻又隱隱知道答案。霧里看花,終究是不清晰。
? ? ? ? 俞敏洪老師認為一個活到點子上的人大概需要三個要素:①有一個自己真心真意喜歡做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能帶來經濟收入;②對于生命不需要的財富沒有過分的貪念,能夠風輕云淡;③有一個特別值得你一心一意愛的人和你同行。人心之所以會“撒野”,常常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如果真的找到了一個自己無比喜歡的人,就會一心一意地經營生活。這時候,就算再平淡的生活也充滿了歡樂。具備以上三個要素,你就算真正活到了點子上。這三個要素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太難做到了。
? ? ? ? 現在各大網絡平臺很多有關成功學呀,勵志呀,心理呀之類的文章,而且點擊率都不低。大家之所以會如此推崇這些雞湯文,其實說到底是想追尋自我管理,找到生活的平衡。我們會花時間去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推送,刷豆瓣知乎,卻不會花時間去深度閱讀。人心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急躁。也許你會說,刷這些不算閱讀嗎,不算開拓思維嗎?也許,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點不同。
? ? ? ? 過去都是沉默成本,你能改變的是現在,思想的轉換是一大突破點。仔細想想,以上三大要素可歸結為一點,那就是能力。能力越強才能獲得更多的自由,這直接影響了你過什么樣的生活,選擇和什么樣的人共度一生。能力的提高,體現在多方面。有人說,你的時間花在哪,你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有些人的問題則在于,關注自身太少,關注他人太多。總在羨慕他人中迷失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滿眼都是自身與他人的差距,卻沒有下定決心去提高自己,日復一日。深以為然。中國著名作家楊絳曾給一個向她請求解惑的年輕人寫信說,你的問題就在于讀書太少,想得太多。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人生何其有限。比起時刻注視著他人,多關注自身的成長,盡自己的一切努力投資自己,讓生活少點遺憾,才能過上快意人生。
? ? ? ? 活在點子上,重要的是對自己時間的掌控。有人說:你天天這么忙,才是你做不成大事的原因。時間是公平的,給每個人都是24個小時,時間也是不公平的,給每個人都不是同樣的24個小時。生活中我們總有忙不完的事,但其中大部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說:人生最值得投資的時間就是用在磨練自己上。這種修養功夫完全得靠自己,旁人無法越俎代庖,因為它屬于重要而不緊急的事。在作家周沖的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當你的時間不再用于深度學習,當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當你只看綜藝與電視劇,當你在群體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當你執行力越來越差,當你評價他人的次數越來越多,當你抱怨越來越頻繁,當你回想往事的頻率越來越高......毀滅就已經發生了。
? ? ? ? ? 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取決于你。羅振宇說,未來,在時間這個戰場上,有兩門生意會特別值錢。第一,就是幫別人省時間。第二,就是幫別人把省下來的時間浪費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能夠掌控時間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一生。這座城市,一半人在拼命,一半人在認命;一半人在搶時間,一半人在耗時間;一半人在燃燒青春,一半人在虛度青春。
? ? ? ? 愿你的一生是活到點子上,暮年亦能活出少年模樣。
? ?
備注:部分句子摘抄于《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這三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