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個有趣的人,要和有趣的人做朋友。這樣在心里告訴自己。可是,什么樣才算是有趣的人?怎樣才能成為有趣的人?
看了《七月與安生》。看前,看中,甚至在剛剛看完后的時候,都把它當做一部單純的小清新、一部回憶青春、一部寫微妙的閨蜜情,甚至一部無聊的為一個男人閨蜜反目的劇來看的。
劇過去了,然而劇中的許多情節,總是莫名地在腦海中被召喚回來,研磨,然后一種似乎幡然醒悟的感覺。
七月與安生,了解對方,知道對方從內到外的一切私密的東西。所以有了在矛盾激化時互相揭露對方內心深處那一點丑陋的情節。整個劇看起來,似乎矛盾是因為不夠了解對方而起,其實卻是因私心而起。
一直在納悶,為何安生已經把佳明讓了出來,卻還戴著佳明送的佛像,一次次一點點醞釀著矛盾激化。
安生是故意讓七月看到佛像的。相愛相殺的評價大概也因此而起。
七月與安生生活的不平等,七月自認為安生僅有的幸福是自己給她帶來的。安生也因此感激七月,深愛著七月,卻又不甘。所以要向七月證明,佳明是自己讓給七月的。安生讓給了七月的,不只是佳明,還有安定的生活。安生吃盡了苦,七月自是心疼,卻又不愿意承認安生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事實,內心認為自己是個無趣的人,卻又不想讓別人看出來。她表現出看不起安生,拼命證明自己安穩富裕的生活是自己的努力掙來的,安生與自己不能比,也與安生無關。
所以,反目不是起于誤會,是起于內心的矛盾與嫉妒心。
今天再看大冰的書時,講到鐵成,27歲時,放棄已經成功的酒店、廣告公司與守成的生活,去開辟另一個世界。猛然想到了27歲死去的七月,以及那以后安生的生活與安生為七月構想的生活。
電影中,追求安生的吉他手說,他只想活到27歲,27歲,就去死。然而,27歲,他終究因為害怕沒有去死,于是繼續著原來的飄蕩、無為、混亂不堪的生活。
27歲死去的七月,該是過上她想要的生活了吧。27歲死去的安生也獲得了重生,過上了穩定的、干凈的、自由的生活。
瀕臨絕境的,是重生。
所以劇中的27歲死去,是象征著27歲,結束被某些成規或慣念束縛的生活,開啟新生活,新世界,獲得重生。
所以鐵成的一生總在不斷地死去,重生。這是他想要的有趣的生活。
所以,怎樣才能成為有趣的人,過上有趣的生活呢?
大概,對于一些人來說,就是穩定的日子;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就是結束一成不變的生活吧。
只是我希望,我能每天都為自己注入一些新鮮的不一樣的東西。也許,改變于我,便是有趣,便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