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聽到身邊不少的朋友抱怨,孩子寫作業總是很拖拉,父母不督促不寫完,或完成得很潦草,應付了事。我曾經也經歷過同樣頭疼的事情,甚至因為孩子寫作業很被動,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而大動肝火、對孩子大聲指責呵斥,很長一段時間里自己也感到非常焦慮和無奈。
? ? ? 自從學習了易效能親子課程和一些看了親子教育書籍后,變換了思路、做法,現在孩子呈現的結果大大不一樣了,每天放學后會自覺將作業抄寫下來,列成清單,逐條打勾認真完成。
? ? ? ?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心甘情愿地寫作業,并有參與感呢?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下我的幾點心得:
1、 與孩子溝通時,盡量把肯定句換成疑問句。比如 "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再寫數學。"換成:"你想先寫什么?";"快點寫啊,別磨蹭!" 、"認真點啊!" 換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換成主動思考。
2、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于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 ? ? 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3、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獎懲規則。
? ? ?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的好處是,孩子會更有參與感,而且當他們完成任務時,他們會更有成就感。
? ? ? ?目標的制定可以從短期目標開始,比如認真完成作業、不磨蹭、作業正確率高等等;也可以從中期目標開始,比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做作業的認真度;也可以從長期目標開始,比如學期末的進步、成績等等。不管孩子制定什么目標,充分尊重并幫助他執行即可。自己制定獎懲規則不僅有利于孩子培養參與意識,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4、做溫和堅定的執行者
家長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獎懲規則,嚴格執行。當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給他的鼓勵。當他沒有完成目標,需要承擔的責任也絕不能姑息。
心得:想讓孩子獨立、自覺地完成某件事,建立參與感永遠是成功的第一步。
? ? ? 所謂"萬事開頭難",也許一開始實施起來會有點困難,但當孩子習慣這樣一種思考模式,并且擁有這種參與意識。我相信,她會對學習、做作業、考試等任務由之前的排斥態度轉變為主動參與的態度,這時候一定會帶來不小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