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本人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完美主義者——看書喜歡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恨不得把書讀透,恨不得讀一遍就全部記住,以后便不用讀了。而且我對環境的要求也很高,不喜歡被人打擾,如果其中被人打擾了,或者有其他事情中斷了,我會把書從頭再過一遍。而這樣的結果是我將大部分讀書的時間用于尋找讀書環境和所謂的讀書效率上,有時候甚至因為一直沒找到完美的讀書環境而好幾天都沒讀成書。而其實如果我能專注讀書這事上,專注讀書這事兒,而不是專注結果,也許讀書效果會更好一些。例如,設置個蘋果鐘,這個蘋果點里專注讀書,保證此時看懂,看明白,而不是追求徹底記住,以后都不用讀了。記憶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它有它的遺忘曲線,遺忘的時候再記憶再遺忘再記憶,隨著記憶的次數累積,記憶會記得越來越牢固。讀書也一樣,讀過,記得,忘記,再復習,通過常年累月的歸納,總結,輸入,輸出,知識是會轉化成身體的一部分的。
? ? ? ? ?不求完美只求完成。先有完成,才有完美的改進。就好像我最近練字一樣,練的時候感覺字帖上的字并不好看,而且感覺練習的時候沒有達到自己最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但是每天都會堅持寫上幾頁紙,帶上耳機,聽著音樂,有時候會整理一些思緒,有時候就是放空腦袋的練字。并沒想字是不是今天比昨天寫的好,是不是有效果,知識練字。突然有一天,看到自己寫的字挺順眼的,再和以前的字一比,發現有進步,于是練得更起勁了。
? ? ? ?其實,任何學習應該都抱有這樣的心態吧——不求有什么結果,只需學習的時候在專注的去學,即使學過后會忘記也不要緊,看清記憶的規律,接受遺忘的情況。遺忘了可以再去學去記憶,天長日久重復幾次記憶和遺忘,終將會記憶久遠一些的。還有,要允許失敗,失敗了就歸納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找出方法,用于嘗試,最終,由于經驗的積累,失敗的幾率會越來越小。只要耐得住性子,承擔得起失敗,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