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錢大王”

“錢大王”的來歷

所有關于錢大王的記憶都來自父親,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去錢大王、楊家溪,就是一路聽父親講故事。

父親說,關于錢大王的故事多多,就像我們腳下的石頭一樣數不清。

幼年的我以為父親吹牛,后來看了相關的資料、史實才知道,父親真沒撒謊,錢大王還真不簡單。

相傳在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創立者之一——錢镠(852-932年),后人稱他為錢大王,他的部族曾屯兵于此地,鑿古驛道于絕壁,后人故稱之為“錢大王村”,并將附近的這座山稱為“錢大王嶺”。

明朝期間,官府還在此設立急遞鋪,可見這條官道的地位極其重要。

然,兒時的我們可不理會那么多,我們只知道,父親一路上都在給我們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那樣信手拈來,卻又不離你的左右。

所以,雖然錢大王村離我們家挺遠,但我們依然時時去玩耍。

路上的故事

從我們家到錢大王,要爬上一道長長的山嶺,等下嶺了,才有風景可看,才有故事可聽。

父親說,我們左邊的這塊大石頭,可有來歷了: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住著一個和尚,他心地善良,總是留路過的行人住宿、吃飯。

但因為和尚極少外出化緣,所以常常斷炊。

有一天晚上,當他拿著一個缽,看看米缸里面已經沒有幾粒米的時候,愁腸百結的他一抬頭,奇跡出現了:在他的頭頂上居然有緩緩、細細的米流下來,不多不少,剛好可以裝滿一缽,剛好夠留宿的客人吃飯。

從那以后,和尚就天天晚上拿著缽去接來自天上的米,那米只夠第二天的客人吃,但也從來沒剩下過。

人總是貪心的,有一天和尚想多裝點米,就爬上那塊大石頭,看看米到達來自哪里?和尚想用手中的山鋤頭把洞鑿大點、再大點,好讓米流變大,這樣就可以省下米了,這樣以后就不愁吃穿了。

可是,就像當時的米不知道從哪里來一樣,當和尚舉起鋤頭的那一刻,米突然就沒有了,而且以后再也沒有流下一粒米了。

父親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貪,知足才能常樂。

年幼的我們就笑父親騙人,不曾想,20多年后,當我來到這里,爬上冠豸山,聽到的居然也是一個類似的故事:也是因為和尚的貪心,本來會出米的洞,就變成了一塊普通的大石頭。

我們無從考證“米和尚”的真假,但父親說得沒錯:人,切莫有貪心,只有知足才能常樂,否則連最基本的果腹都滿足不了。

路上的風景

聽完貪心和尚的故事,我們繼續走在鋪著鵝卵石或麻石的路上。

一會兒,父親就該告訴我們狀元路的來歷了。

1168年(南宋乾道四年),狀元出身的王十朋赴泉州任知府,從永嘉出發,過楊家溪古道,也在飯溪驛留宿,還寫下一首詩:“甑嶼飽曾見,飯溪名始聞。老懷如子美,到處不忘君。門擁千峰翠,溪無一點塵。松風清入耳,山月白隨人。”(《宿飯溪驛》)

每每我們一踏上狀元路,父親都要很正式地讓我們重新排序:我們走在路中間,而父親則或左或右地“指點江山”,為我們訴說關于錢大王的一切。

其實,父親的想法很簡單,他就希望我們也能沾點“官氣”,以后也能出人頭地,而不是像他一樣,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若干年后,當父親知道我保送上師大,成為真正的大學生后,他居然幾次和鄰居爭論,大學生在古代到底是個怎樣的官職?

幾番爭吵,幾番論證,他們一致認為,1994年的本科生,咋地在古代也應該算個秀才什么的。

這讓我捧腹,亦讓我欣慰:也許,于父親而言,我能考上大學,絕對是父親這輩子最大的榮耀。

畢竟在當時的后山村,真沒幾個人能考上大學,而女生,我是村里的第二個。

對岸的風景

笑著、鬧著,我們很快就可以看到楊家溪了。

這時候父親一定會提起關于楊家將的故事。

父親會告訴我們,關于楊文廣的“平定南蠻十八洞”,關于穆桂英,關于佘老太等等傳說,還說楊家溪的名字就是因楊家將而來的。

年幼的我們當然無法分辨故事的真假,只是單純地認為,既然有楊家將,那楊家溪肯定就和他有關吧。

父親還告訴我們,楊家溪里的鰣魚是難得的美味,味道非常之鮮美。我們到了村里的時候,父親總是會買回幾條讓我們嘗嘗鮮。


鰣魚


雖然買回來后,節儉的母親總是嘮叨復嘮叨,但父親總是說:“錢,總是要花的。為什么就不能讓孩子們嘗嘗鮮,過過嘴癮,開開眼界呢?錢只要花得值,即使多花一點也無所謂。”

據說,鰣魚在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而今天,人們難睹鰣魚美麗的風采。只是我不知道,如今的楊家溪里是否還有這珍貴的魚兒的身影?

在中國,很多傳說,很多典故,不都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嗎?我們又何必去追本溯源呢?

是終點亦是回味

每次去錢大王,去看渡頭的榕樹林,那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渡頭村邊上,分布著一些年代久遠的榕樹,古樸怪異,被稱為全球緯度最高的一片古榕。那里是鳥兒的圣地,亦是孩童玩耍的天堂。大大的榕樹洞,可躲可藏,一個樹洞可以容納好幾個人呢,非常好玩,我們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不想回家。

夢幻般美麗的榕樹群

其中歲數最大的那棵已有800多年歷史,而且與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有關。據當地傳說,晚年的朱熹曾到過楊家溪村,這位智慧的老人對周邊環境審視一番之后,出于臻善其“風水”的想法,建議村里栽種榕樹。第二年,這棵小葉紅皮榕就落戶溪邊。如今,它高29米,冠幅占地3畝多,堪稱榕樹之王,且因歷經滄桑,樹干中空,出現可相貫通的7個洞,成了當地一大奇觀,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游客。

看完榕樹林,我們就打道回府了。我們或原路返回,或從牙城坐車回家。

關于錢大王的故事、傳說還有很多很多,我才疏學淺,怎么也寫不完,我只想說的是,父親給我們講的故事很多很多,但父親不知道的是:朱熹也曾來過楊家溪,文天祥也曾路過此地,這里曾是通京官道,這里曾是通浙古道……

自從我高二那年和同學一起去過楊家溪以后,我就再也不曾去過錢大王了。

后來,父親走了,那條賦予父親和我們太多期望的千年官道,也荒了,長滿野草了。

錢大王,就像離去的父親一樣,只能停留在我的記憶里,只能出現在我的午夜夢回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寫作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構思?準備紙筆或電腦?讀書,搜集素材?觀察生活?這些都可以是促成寫作這件事的因素。那基本的,...
    喜可閱讀 481評論 1 1
  • 這個五一,我看了三部書,『加繆手記』第二卷,『浮生六記』,『致D』。??若是看一些足有三百頁的書,我得有花去一個下...
    聽弦不知音閱讀 322評論 0 2
  • 我是“李雪”粉,觀點就會偏向于李雪。 (16年10月-11月,我沉迷于李雪)很感謝《當我遇見一個人》,原本自己很少...
    Tim愛運營閱讀 2,613評論 0 0
  • 自小,家中僅我一個孩子,玩具不多,電視更是沒有節目。所幸父母有些書,但也都是《靜靜的頓河》、《簡.愛》、《...
    葉梓童閱讀 26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