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雪”粉,觀點就會偏向于李雪。
(16年10月-11月,我沉迷于李雪)很感謝《當我遇見一個人》,原本自己很少關注內在的自己,只是按照游戲規則壓抑的生活著,我可能活在被人的眼中、別人的評判標準里。
然后我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狠下心為自己買了一直都想要的Apple Watch,因為價格太貴的問題,之前一直壓抑著,時常打開京東上去瞅一眼,天天等著降價,其實我知道降價很難、很快就會過時、我可以買個替代品...balabala一堆理由。
但是仔細聽內心的呼喚,我為什么不能擁有這樣的體驗,內心的匱乏感到什么時候才是盡頭。
我果斷的去蘇寧線下店買了一塊,還要了42mm的(不在線上買,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等;因為聽自己內心選擇,我多花300買了42mm的)。
最后,寫一個真實的結局(很反轉)。
我當時用的是5s,一直想買6s或者7。
結果年會中了一部華為mate9,比當時手里的5s好太多了。
我自從用了華為后,Apple Watch就成了雞肋。
然后,然后,我果斷的送人了,送給了我的好基友。
(要知道,我才用了不到3個月)但是,我一點都不心疼。因為,我內心根本不匱乏。
關于武志紅、李雪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