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學習素書第17課:不誤。
1、“抑非損惡”“避嫌遠疑”不只是言行舉止上的,更是要在心里反省自己不好的念頭,生起好的念頭。
2、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
去除那些不對的不好的言行,就能消除災禍。遠離容易引起別人嫌棄或懷疑的境況,就能避免風險。
「明日預習」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8月17日,今天學習素書第18課,廣知
1、廣知,不僅是開闊我們的知識,更是提升我們的認知。
? 2、高知,所以高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 3、言語,是心的發用,有什么樣的心,就有什么樣的言語。
? 廣博地去學習,懇切地去向他人提問和請教,你就可以使自己的【知】變得更加廣闊。躬身篤行,同時言談謹慎,這就是一個人應當持守的修身之道。
「明日預告」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
深計遠慮,所以不窮
感恩大家的積極參與![拳頭][拳頭][合十][合十]
8月18日學習素書第十九課,不窮
? ? ? ? 與“恭”相反的是“怠”。
? ? 自己“怠心”生起來,心就不夠敏銳,反應就不那么迅速。
? ? 與“儉”相反的是“奢”。
? ? 寧可背上負債的風險,也要維持精致的生活,這樣才是對自己好。這都是把精力放到了外事外物上了。
? ? ? ? 與“謙”相反的是“傲”。
? ? 有的傲,是瞧不起別人,有的傲是自以為是。謙,是對治傲的良藥。如何謙呢?就是心里要知道恭敬、謙虛、退讓。
? ? 與“約”相反的是“囂”。
? ? “約”,就好像心里有根牽引繩,萬一心思念頭要跑了,這根牽引繩總能及時拉回來。
? ? 怎樣才能從忙忙碌碌的事情中掙脫出來,怎么在紛紛擾擾的念頭里理清頭緒,讓心安靜下來,讓生命逐漸靠近我們心中渴望的君子形象呢?
? ? 答案就是“心不放逸”。如果我們這顆心被各種欲望、枝枝葉葉牽著走,就是放逸。
? ? 深計遠慮、可退可進,有大智慧的人,心不放逸,堅守的原則只有那么幾條,因為心不放逸,所以能堅守,能成事。
? ? 在我們的記錄本上,記下“心不放逸、恭儉謙約”八個字。
? ? 要想真有所得,務必要踏踏實實地在自己的心上用功,明心凈心,為善去惡。
? ? 一位君子,他待人敬恭,為人勤儉、謙虛,又知進退,他自我堅守這些美好的品質。不僅如此,他境界高,眼光遠,謀計深遠,從不會讓自己陷入困窘的境地,心里也不會生煩惱。
「明日預習」
? ? 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 ?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
19日學習素書第20課,扶顛
? ? 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2、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
? ? 3、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 ? 4、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厚;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
? ? 親近仁愛而正直的人,跟這樣的人成為朋友,那么,遇到逆境時,大家相互攙扶,就不至于跌倒。以一顆忠恕之心待人,以一份篤行之心責己,這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原則。
「下周預告」
? ? 任材使能,所以濟務
? ? 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 ?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
? ? 先揆后度,所以應卒
? ? 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 ?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
? ?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 ? 孜孜淑淑,所以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