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近年關,大家都在總結一年,展望未來。而我只想談談我的年齡與愛情……
“喂,大姑……”
“上次給你介紹的那個對象,為什么不處處呢?”
“我對他沒感覺,而且他是二婚……”
“你也不看看你多大年齡了,還那么挑剔,以后沒有人要了,有你哭的日子……”
——————
半年來,我聽到最多的話都與之類似。是啊,年齡到了,30多了,父母著急擔心……這些我都懂,我盡量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親戚為我操心的苦心。我不想吐槽,我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真心的。
可是,誰又能理解我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1.愛情最終都會變成親情,到最后,和誰過都一樣?
愛情真的會變成親情嗎?可是我分明還是在那種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夫妻眼神里看到了愛情,看到丈夫對妻子的寵溺,看到妻子都丈夫的心疼。是啊,找個人過日子就好,可是和誰過日子,真的很重要,不是嗎?我一直覺得對于我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來說,日子其實都過得很艱辛,為了生存打拼,為了“吃飯”奔波……既然已經在頂著壓力過日子了,那么如果沒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沒有一個攜手共進的愛人,那我們的“心”該多強大,才能從容應對所有生活給我們的苦澀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30多歲的我們,真的就沒有資格談愛情了嗎?愛情那么美好,從古到今,大家都在贊美愛情,那為什么偏偏30多歲的我們就不能擁有這份美好呢?
2.感情嘛,處著處著就有了?
我一直認為一見鐘情這種事情,多半發生在俊男靚女身上。從沒有奢望過其貌不揚的自己會邂逅一段電光火石的一見鐘情。
我相信日久生情,因為人都是感情的動物。但是“生情”的前提條件真的只是時間嗎?難道不應該是相合的三觀嗎?如果一開始就對不上眼的人,真的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愛上彼此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愛情也就沒有什么神秘的了,只要把兩個條件差不多的人丟在一起,遲早會相愛的,是這樣嗎?
更何況,30多的年齡,談日久生情都很奢侈了,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你去生情。只不過是互相提溜著自己的學歷、工作、家庭、長相等等的條件,然后約一個時間,交換比較,若覺得合適,便是“生情”了。若覺得不合適,那就趕緊收拾東西尋找下家……
3.先結婚后戀愛,你看祖父母、父母們不都是這樣的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是啊,看看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似乎上幾輩的人都是這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陣爆竹之后,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就這樣開始了一輩子的生活,而且相較現在的婚姻,他們的離婚率極低。首先,離婚率低真的就是因為他們先結婚后戀愛,所以過的都幸福嗎?也許那樣過了一輩子的兩個人,一輩子也沒有體會過愛情的甜蜜,只是過了日子。其次,時代不一樣了,以前的社會簡單,人也單純,外面沒有太多的“誘惑”(這個誘惑也許是金錢,也許是性,也許是別的什么) 。爺爺掀開奶奶蓋頭的那一刻,就知道這個女人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人,是他孩子的媽。可是現在呢?我敢說至少有30%的人結婚時候想著,如果不合適,大不了就離婚。
一輩子那么長,我真的不敢冒險“先結婚,后戀愛”,萬一“戀愛”不成功呢?我就要面臨著離婚,再婚,甚至孩子歸誰的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30多歲了還單身的我們,走到哪里都會成為話題的中心,關鍵是話題還不變。如果大家問你“怎么還不結婚呢?”你若說“沒有碰到合適的……”大家總會說,年齡不小了,別那么挑剔。可是我真不應該“挑剔”嗎?那是我要與之同床共眠數十年的人啊,我不“挑剔”真的可以嗎?你若說,“我想找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禮貌一點的可能笑笑表示自己的不認同,碰上一些不委婉的,直接就開始嘲笑你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愛情多么美好,它可以跨越年齡、種族、等級、時代……而讓人前赴后繼。這么美的東西,難道就因為“大齡未婚”,談談愛情,可恥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