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風月同天專題征文||春節回家不
眼看就到年底,除了年終獎,大家關心的問題就是春節休年假了,能不能休?休幾天?怎么休?要不要留人輪流值班?都成了飯后熱點話題。
辦公室的劉姐最新發布的可靠消息是可以休七天。
“只有七天吶!”同部門和我關系很好的英子發出一聲哀嚎。
“有七天總比沒有強啊!忘了去年輪流值班,還是我替你值的,你才能回家啦!”我提醒英子說。
“你還不知道我的情況??!七天我連家都沒到,就又得返回來了!更何況我家那口子也好長時間沒回來了!”英子吐槽地說。
雖然現在列車提速了不少,但七天的春節假期對于家在外地的人來說還是太匆忙了。
不禁想起去年英子兩口子因為去誰家過春節的問題鬧得很不愉快的插曲。用英子的話說,異地夫妻,更像是隔靴搔癢的網戀,看得見,摸不著。
即使是每天視頻通話中說一千遍的我愛你,我想你,都不如在你需要時一句“我在!”來得實際。
甚至有時她老公在家,她都會在半夢半醒之間,突然發現床上多了一個人而驚坐起?;秀庇X得這個人既熟悉又陌生。
因為男主的缺席,硬生生把英子一個嬌弱的小女子逼成了女漢子,家里換個燈泡,修個水管,開著車接送孩子發生了剮蹭,統統都一個人搞得定。
當你無所依靠的時候,只能選擇一個人堅強,可堅強得久了,慢慢也就不習慣再去依賴別人,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老公。
好不容易春節了,本以為牛郎織女的日子可以暫時終結,也過幾天正常夫妻夫唱婦隨的日子,起碼也算是個小團圓??!
英子想像的應該是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后面還跟著個他牽著娃那樣滴畫面,回娘家去過個春節,但他老公家就那一棵獨苗,就這么幾天的假期,不陪公婆過春節,好像也說不過去。
不是有那句俗語嘛!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允許回娘家過年的!”英子的老公拿出一堆有理有據的說辭來。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老理兒也不再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想想中國的傳統里,要求女人三從四德的論調,真有些根深蒂固。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不少人在婚姻關系中的不對等。
“憑什么呀!你有父母,我也有父母,你們就可以承歡膝下,享受天倫,那我父母也就我一個女兒!女兒的父母就該孤零零地過春節!”顯然很不公平,英子不肯妥協。
年年都回婆家,偶爾回一次娘家,英子覺得也沒那么無理取鬧吧!誰知道最后就演變成了一次家庭斗爭呢!
新時代的女性開始覺醒,如果還存有《新結婚時代》里那句“21世紀最主要的任務是把女人趕回廚房去”的思想,那就難免會一地雞毛。
其實英子以前真沒覺得父母需要陪伴。自從爸爸有次不小心摔了腿后,英子才突然意識到爸媽都老了,所以也特別想有時間可以多陪陪他們。
但時間對于上有老下有小又異地的英子來說,真的是一種奢侈品。
細算一下,365天里,英子不是獻身給工作,就是忙著自己的小家和孩子,有一年沒見過父母啦,除了偶爾掛個電話,她也就這七天可以好好陪陪爸媽。
就想一家人回娘家過一個春節。咋就那么難呢!可婆家也在外地,她老公也和英子的想法是一樣一樣滴?。∫蚕牖厝ヅ闩愀改浮?/p>
七天的假期,如果婆家娘家兩頭跑,就算把時間海綿里的水都擠干了,也只有兩天可以好好待在家里,還是婆家待一天,娘家待一天。其余幾天都搭在路上了,辛苦就不必說,春運高峰的出行,想必大家都懂,它遭罪呀!
最后英子和她老公兩人各執一詞,僵持不下,只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雖然與父母團圓了,一對小夫妻卻不得團圓!年夜飯吃完,英子抱著電話開始想念孩子。
英子媽說她:“明年你還是別回來了,這是你沒有兄弟,老理兒嫁出去的閨女是不許回娘家過年的,習俗是這樣,有兄弟該嫌棄你了,會壞了兄弟們的運氣呢!”
“那我還挺慶幸我沒有兄弟姐妹呢!”英子故意和老媽撒嬌“起碼我想什么時候回來,你和我爸都不會嫌棄我!”
其實英子也常常會想,也許有個兄弟,陪著爸媽,是不是自己就不會那么糾結,當看到爸爸用顫抖的手,瞇起的眼睛,小心翼翼地點燃了一掛鞭,想跑得遠點兒都有些力不從心的時候,英子心里酸酸的。
“明年就買些花炮就行了,這種二踢腳啊,鞭炮啊!太危險了!”英子安頓父親說,看著爸爸稀疏的白發在夜風中抖動,不由偷偷擦去眼角滑落的淚,這還是英子回家的春節。
“真不敢想如果我沒回去,他們是怎樣站在夜風里望著別人家的煙火!”英子后來和我說。
“也真是難為你們了!”想到這兒,我勸著英子說:“今年回誰家過年,要好好商量,可別再鬧脾氣了!”
“嗯,剛才發微信和他商量好了,他說要來個大團圓,短租一套大點兒的房子,讓我爸媽和公婆都一起過來過春節,這樣我們也不用再東奔西跑了!”英子開心地告訴我。
“這辦法不錯,終于可以大團圓了!”我也為她們開心。
只有人團圓的地方,那里才是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