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字停止的時候,音樂開始了~
《白說》是一本我舍不得馬上讀完的書,里面匯集了他近幾年在各大院校演講的文字,從新聞到媒體,從文字到音樂。因為他的推薦,買了《曾國藩》及《道德經》,都是曾以為自己讀過,實際卻錯過的書,如今三十多的我,不希望再錯過……
無意中看到的書,這幾天讓我思考了很多,關于生活,關于閱讀,關于音樂,及其未來的想象,還有對世界的思考,努力做一個有趣和充滿好奇心的人,而不是麻木功利的社會人~
近三周的寫作,也讓我汗顏,曾以為中文系畢業的自己,每天500字應該書信手拈來,可最近是越來越敷衍,沒有追尋,有情緒就直接胡亂表達了。
白巖松說,為什么我們要讀經典作品,聽古典音樂,因為這些都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而經典美好的音樂、電影、文學作品,是因為它們表達了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真實情感。它們的表達都是作者經歷了千辛萬苦的追尋,將其淋漓極致呈現出來的,然后歷久不衰。
為什么我們現代人需要幾個世紀前的音樂撫慰心靈?
因為人性的進化是很慢很慢的。
從今天開始,用時間和生命,讀一流的書,聽經典的好歌,充實美妙的人生,從32歲開始的人生,最明顯的改變是從追尋外面的花花世界,轉向追尋自己的內心,面對紛擾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尋內心的安定與幸福。
昨天在近100人新生注冊日上,也與大家分享了白巖松的觀點:
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不可替代性,而不可替代性來源于:
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最后,以和女兒的賣萌照結束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