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My Secret Life
好久沒來簡書了,但日子在繼續著。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吃過早餐,坐在電腦桌,一首好友推的歌---《In My Secret Life》
讓人舒服的想好好寫寫,回顧這些天。就以這個為標題吧
之間房間沒掛蚊帳,有那么幾個夜晚,會被蚊子打擾,為了良好的睡眠,在萬能的淘寶淘了夢幻的蚊帳,選的不是常規類型方方正正的那種
之前看電視忘記那個電視劇了,男主送了女主一個捕夢網掛在房間,寓意是能有美好的夢境,所有我也好喜歡捕夢網,給自己選了一個類似的,昨晚睡得特別安穩。
就算今天是休息日,生物鐘也是6點多久醒了,抬頭看看,圓圓的捕夢網,早晨的光線照進房間里,清晰的空氣,愛這份寧靜。愛這樣的時刻
一切物體都有存在的意義,給心動之物安個家,友好相處。
搬家后,房間比以前小,將原來的大床給了媽媽用,自己換了個小些的,因為能放下瑜伽的,小小的空間,就是我的天地,熱愛自己的身體,放松的靈魂。
回家后,休息會,躺著上面聽會歌,有時放喜馬拉雅的音頻,就開始做運動了,記錄發生,享受美好,雖然現在還沒什么效果,但我知道堅持的意義,1.01的365方=37.8
辦公室的對面是一片海,深邃寧靜
工作的繁忙與生活的快節奏時常讓人忽略了身邊的風景,忘記停下腳步,走太快,別忘了看看底下的路,畢竟有時候只顧往前走,不看路會被小石頭絆倒。
當然人生,怎么可能沒有石頭呢~
暫且客觀的看待吧
某個午后,熱好了午飯,坐在窗戶邊上,看看外面的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人的話總是那么有哲理,大道致簡,一語驚喜夢中人。
天橋的哥哥唱的什么歌?
可是夢想?
共讀了一本書,《好好學習》作者是成甲,文中反復出現了一個關鍵詞,臨界知識。
在了解臨界知識前,要懂得什么是知識/?
我們學了很多年知識,可什么是知識,似乎一下子說不清楚。
比如:
回字有四個寫法是知識嗎?
朋友圈里吐槽春晚的文章是知識嗎?
“得到”APP中的課程音頻是知識嗎?
這些內容是不是知識,答案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有一點我們可以達成共識:它們都是信息。
因此,本書對知識的定義就是:那些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
?這跟易效能的觀念挺一致的,學習發生在行動之后。
恩,我們在來看看什么是臨界知識?
知識與知識也是不一樣的。
有些知識要比另一些知識能夠更加深刻地改變我們的行為。我的理解是,當你學習到某個知識,能連接另一個點,中間這塊所鏈接的橋,就是臨界知識。它因為你的連接更深刻了。
(臨界知識套用了核物理中的一個名詞--臨界質量。臨界質量是指要產生核爆炸需要的裂變材料質量,只有突破這一臨界值,才能產生驚人的核爆炸。
相似的,有些知識也能夠發生裂變,可以對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進行指導。而當你儲備的臨界知識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驚人的威力(查理·芒格稱之為lollapalooza效應)。這便是對臨界知識系統應用產生的巨大威力。)摘之好好學習書里
我現在付費去學習,心態是:一堂課,一本書,假如有一句話讓我覺得有用,我就覺得值了。
一本書翻下來只有那么幾句話對我有心的認知刷新我也很高興,因為
? ?1.我學習到了新的知識
? 2.代表我懂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所有學習的目的不是每次都要吸收的飽,而是有所收獲即可。
那天恰好趕上我型我秀的分享會,--關于如何制作夢想版。
制作夢想版,以終為始,然后進行倒推!
珊珊分享的特別好,她關于夢想落地的步驟:
一、收集夢想,清空大腦
二、認識自己,握手言和
三、高空斷舍離,輻射每一點
四、抓住夢想,摔的粉碎
五、以終為始,活在當下
學習到了特別多,夢想不能太多,就好像云一樣,很漂亮的云,聚集多了就變烏云了。有沒有很有道理
從易1.0學習理論 ----2.0行動----再到3.0思維
感恩群主,不定期的分享,知識碰撞,培養思維。
其中特別受益的是關于因果論的分享,凡是有果,必有因。
我們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對方的果,我要那樣的東西,我想成為那樣的人,只想享受結果,
卻沒有想,我該種下什么樣的因呢?
所有換種角度看,看到果其實也是一種好事,你能知道想要好果子,就應該采取怎樣的行動,
種下一棵棵小樹--施肥---等待--成長=收獲的季節。美好的事情~不是嗎?
三個問句:要不要做?我要的結果是什么?下一步?
三個問句可以貫穿所有的事情,對于不應該做的事及時止損,應該的,繼續揚起你的船帆出發吧。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回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