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最賞心悅目之事莫過于裹著羊毛毯,泡一壺熱茶,安靜的讀一本書。最近有朋友要我推薦幾本書,于是,整理了一下,一起推薦給你們。
1.《霧中回憶》
凱特·莫頓【澳】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凱特·莫頓的第一本書,她憑此一舉成名,轟動全球。如今,她是澳洲最大的版權輸出端,2013年她以最高票數成為“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作家”。
成長在昆士蘭東南區的群山中,從小以閱讀為伴,這使得凱特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巧妙的布局使故事更加撲朔迷離。她無疑是講故事的高手。
1924年,里弗頓莊園正在舉辦一場盛大的社交晚宴。觥籌交錯之際,詩人羅比徘徊在黑黝黝的湖邊。突然,一聲槍響。人們都以為詩人的自殺是一個感傷浪漫的故事,但真相只有女仆格蕾絲知道。
1999年,一位電影制片人正在拍攝一部關于詩人羅比的電影,她邀請98歲的考古學家格蕾絲重返里弗頓莊園評估細節。年邁的格蕾絲再次抵擋不住記憶的洪流和秘密的嚙噬。過去,開始復活。
時間跨越近一個世紀,過去與現實交錯,真相隱藏在時間的迷霧中。用一次勇敢的回憶,來原諒所有的過去。
2.《小團圓》
張愛玲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張愛玲的文字總是透著人世的涼薄寡淡,在《小團圓》里或許能理出一些頭緒。這本書實則是寫她的家事。九莉是愛玲本人,邵之雍是胡蘭成,蕊秋是母親,楚娣是姑姑。長在那樣的沒落貴族家庭,父母無愛,父親用鴉片麻醉自己,不得善終。母親一心擺脫家庭束縛遠走他國,追求自由獨立。九莉的敏感,決絕,渴望有人愛自己,都找到了緣由。
關于九莉和之雍,我沒有嘆謂之感,他原本就是那樣的男人,自顧自的。休妻娶了九莉,有了九莉又念念不忘小康,后來又招惹辛巧玉。南京諺語所謂“糟哚哚,一鍋粥”。后來她也看透了,“她不怪他在危難中抓住一切抓得住的,但是在順境中也已經這樣——也許還更甚——這一念根本不能想,只覺得心往下沉,又有點感到滑稽”。
九莉與母親的關系一直很微妙。她長大后省吃儉用的存錢,只為還母親供她讀書的錢。那個午后,當她拿出攢好的兩個小金魚遞給蕊秋時,她流下眼淚,我理解她為人母的酸楚,這二兩金子到底讓母女二人涇渭分明起來。蕊秋終也沒收,九莉也沒再堅持,她怕推搡起來不像樣子,萬一碰到她的手,像小時候她帶她出門,牽她過馬路的短暫肢體接觸,過后兩人都會惡心起來。從小到大,沒有收到明確的母愛,成人后一瞬間的動容,竟也不知道如何處置了。小團圓,終是沒能團圓。
始終覺得張愛玲沒有什么不能寫,上到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她甚至把舊時上海都寫成是她的了。除卻人與人之間的糾葛,她筆下舊時代的人文風物也同樣有吸引力。
3.《線》
維多利亞·希斯洛普【英】 | 南海出版社
最近在看第二遍。相較于《島》的橫空出世,《線》在細膩之余更多的是理性與溫情。這次的故事發生在希臘的塞薩洛尼基。一條線,串起了三個家庭的悲歡。戰爭、宗教、種族、財富,沉重命題下小人物帶來了溫情脈脈。信仰與堅韌,讓他們沖破戰火與黑暗,為自己和所愛之人點一盞長明燈。
“戰爭不光給予,它也掠奪。”
“你永遠不知道生活會有什么變化。”......
4.《山海經》
中華書局
有趣的一本書,有空就翻一翻。語言精簡,比如“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基本上描述方式是:哪里哪里有座山,山的哪面有什么河,河谷盛產什么,種植什么植物。簡單明了,但先民的想象力讓人瞋目結舌,神話傳說俯拾皆是。
《山海經》共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相比于《山經》覺得《海經》更有趣。
如木心先生所說:“好像有點意思,想想又沒意思,再想想還是有點什么意思:那種進進退退,有意無意,最是藝術家的氣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