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想要尋找第二三部,《人生》便是在查找《平凡的世界》時發(fā)現(xiàn)的,純屬巧合。
? ? ? ? 第一眼看到主人翁的名字居然是高加林,就來了興致,因為馬上想起了曾經(jīng)借錢后消失的某人。而《人生》中的高加林會有怎樣的際遇,只因一個名字就挑起了我的興趣。但是,讀書過程中以及后來對書中人物的評價,絕不摻雜其他個人情感。
? ? ? ? 整部小說讀完,留下最深印象的偏不是主人公高加林,而是曾經(jīng)對他付出深厚感情的巧珍,以及對巧珍不離不棄的馬栓——他們雖一直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卻是書中單純善良的代表。
? ? ? ? 故事以高加林的生活經(jīng)歷為主線,開始便是高加林的教師職位被村干部的兒子頂替,他不得不退回到農(nóng)村勞動,期初消沉怠慢,但一直愛慕他的同村姑娘巧珍表白心意之后,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精神動力,高加林接受了巧珍,也開始積極的參與勞動,如果故事能夠一直這樣繼續(xù)下去,他們會是農(nóng)村自由戀愛的新青年代表,我們也能夠相信勤勞善良體貼的巧珍會營務好他們的小家庭,然而命運總是會開玩笑,高加林離家多年的叔叔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回當?shù)乜h里做了領導,他的下屬便自作主張的為高加林在縣城謀了個通訊干事的工作,這樣的機會,對高加林無疑是好的,是這個一直想要離開農(nóng)村的人難得的機會,如果這算是命運對高加林的眷顧,那同時也是對巧珍的不公待。巧珍沒有文化,是不識字的地道農(nóng)村少女,從高加林離開農(nóng)村的那刻起,她便知道他們之間的差距又重新回來了,她能夠認清現(xiàn)實,但還是對自己的感情懷有期待。但是高加林到縣城不久就與一直在廣播站做播音的同學黃亞萍產(chǎn)生了感情,面對更有共同語言、家庭條件更好的黃亞萍,他終究還是放棄了巧珍。傷心的巧珍不久就嫁給了一直喜歡她不嫌棄被拋棄了的她的馬栓。因為黃亞萍放棄了張克南,張克南的媽媽查清了高加林走后門得到工作的事情并進行了舉報,很快事實查清,高加林被退回農(nóng)村,黃亞萍雖然對高加林的感情不假,卻不能接受一個農(nóng)村身份的愛人。故事的最后(并非結(jié)局)高加林回到了農(nóng)村。。。
? ? ? ? 巧珍的善良給人的留下很深的印象。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是很有思想,一般的人看不上,對父母看好的求親者馬栓避而不見,是因為姑娘早就瞧上了高加林,但因著兩人農(nóng)民與教師的差距,一直沒有表達。高加林被頂替之后,巧珍雖然看到了兩人之間的希望,但卻也鄙視村干部的行為,為高加林鳴不平。大膽的表明心跡之后,收獲自己期待已久的愛情,也在這段愛情中全心全意的付出。當高加林終于做出選擇之后,巧珍其實心中早有了預感,為了不耽誤高加林的前程,她愿意放愿意退出,離開的很干脆,雖然自己很受傷。對自己的愛情不抱有希望之后,她每天傷心不已,終于還是選擇了嫁給馬栓。得知高加林再次回農(nóng)村后,她對姐姐說他們之間不會再有什么關系,她會全心全意的跟馬栓一起過好生活,她對家庭是忠貞不渝的。對待拋棄她的高加林,也沒有仇恨,她阻止了姐姐奚落高加林的計劃,同時積極的勸說村干部為高加林謀一份教師的職位。這樣有愛善良的姑娘,讓人喜歡,也讓人心疼。當真如文末德順爺爺所說,是金子一樣的人。
? ? ? ? 與巧珍一樣,馬栓也是一個善良的農(nóng)村小伙。因為喜歡巧珍,一次次盡力的打扮自己之后去到巧珍的家里拜訪,雖然因為巧珍的故意躲避而從未得見,但并不影響他的執(zhí)著追求,但是,當?shù)弥烧渑c高加林戀愛之后,他便再不去了,這樣的干脆,倒不失為對三個人的尊重。當?shù)弥烧浔怀抢锏母呒恿謷仐壷螅瑒e人都不再上門提親,馬栓卻帶著真誠再一次登門,終于,促成了一段姻緣。我們愿意相信,這兩個善良的人,能夠幸福的過一生。這兩個勤勞的人,定能夠過得富裕。
? ? ? ?另一個善良的年輕人是張克南,高加林與黃亞萍的同學,也是黃亞萍的前男友。如果不是高加林的再次出現(xiàn),張克南也許會與黃亞萍結(jié)婚,縱然黃亞萍并不是喜歡他,卻也不討厭。兩年多的交往,兩家人的交好,相匹配的工作,足以讓兩個大家庭過得幸福。然而,高加林的出現(xiàn)也許起初對張克南來說是不幸,但是長遠來看卻是好的(如果他繼續(xù)與黃亞萍分開的話)。毫無疑問張克南是喜歡是黃亞萍的,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是,奈何他倆感情的世界里并不平衡。為了高加林,黃亞萍毫不猶豫的舍棄了他,對此,他雖然難過,卻也接受了,因為他喜歡黃亞萍,希望她得到她想要的幸福。在得知媽媽舉報了高加林后,不惜與媽媽大吵一架,因為內(nèi)心里,他是善良的,這與他尖酸刻薄的媽媽極為不同。小說的結(jié)尾并沒有說張克南與黃亞萍的結(jié)局,黃亞萍父親曾提到已經(jīng)為張克南在南方找好了工作,如果他們不曾分開,他們原是要一起去南京的。然而我還是希望,他能放棄黃亞萍,那樣一個并不喜歡他的人,何必要待在一起呢,那樣一個即便不喜歡,也接受了他的好意一起兩年多卻能輕易放棄他的人,再在一起又有什么意思呢。單純善良的人,值得擁有更好的人生。
? ? ? ? 整本書里的年輕人,最不喜歡的便是高加林與黃亞萍,縱然感情是不受控制的,我依然認為他們倆是很自私的人。黃亞萍喜歡高加林,但一旦高加林恢復了農(nóng)民身份,她確是不愿意接受一個農(nóng)民的。即便并不喜歡張克南,還是接受了他兩年,或者說,耽誤了他兩年。高加林雖然是有才華的年輕人,但是在自己想清楚之前就接受了巧珍真誠的情誼,即便明白巧珍的重視與無奈,也要為了滿足自己或是炫耀或是仇視的新歷而不顧及她的感受,在黃亞萍與巧珍之間,很自然的選擇了有更好生活條件的前者,在接受黃亞萍之后時常拿她與巧珍做對比,在得知自己要回到農(nóng)村后,與黃亞萍斷絕關系時,說自己愛的其實一直都是巧珍。兩個都是有才華的人,可也都是自私的人。
? ? ? ? 德順爺爺是活得最通透的人,雖然一生未娶,可曾經(jīng)深愛過,提起曾經(jīng)愛戀過得人,德順爺爺說“我死不了,他就活著”,莫名的感動。德順爺爺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娶個不稱心的媳婦,就像喝涼水一樣,寡淡無味”,所以他喜歡過的人被迫遠嫁之后,他一生未娶。他親切的對待村里的孩子們,因著與村干部高明樓父親之間的關系,他敢于指點高明樓。他最新發(fā)現(xiàn)了高加林與巧珍之間的戀情,高興的祝福他們。他說巧珍是金子一樣的人,放棄了巧珍就等于是放棄了金子。
? ? ? ? 最喜歡最后一章的標題,注明了“不是結(jié)局”四個字,是啊,書中的年輕人依然年輕,未來還會有無限種可能。那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有些政策一旦實行起來,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這樣的一段故事結(jié)束了,人生的某段時期成為了過往,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
? ? ? ? 人生,未完待續(x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