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想,人為什么要來這個世上。時間的軸是那樣的遠,那是一條射線,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奧,也許有結束,畢竟末日說也盛行了許久。但是我覺得我是看不見那天的。我的生命只是這條射線上的一點,需要用微分的方法才能看見里面包含的內容。大抵所有人的一生都是這樣。短短的數載,能完成的事情不多,但是也不少,出生,長成,新婚,育子,孤老,死亡,好像都挺重要。在少女時期幻想自己的與眾不同,風華絕代,名垂清史,萬古流芳,現在才明白自己是癡心妄想。在眾生中,我是一顆塵埃,而且是塵埃中的一顆小家伙,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甚至我連改變自己的能力都微乎其微,家庭也是。嚴格來說,甚至是負擔。沒有給家庭帶來財富,也沒有給家庭帶來歡愉,也許我的存在只是給家庭彌補了一個不留遺憾而已。因為有我,父母感受了兒女帶來的責任、痛苦、麻煩以及些許的快樂。我明白長輩們的說的不結婚不育子是不完整的人生。因為我只活一次,和網游不同,我的生命值只有一條,不能冷卻重生,我要在這僅限的時間里感受世間的酸甜苦辣,然后回歸塵埃,安心的做一名塵埃。
有人說,他相信有一個世界會接受人的靈魂,在那里,居住著所有的靈魂,知識,真理。這不是有神論,而是一種境界,科學牛人是以肉體的思想到達,而普通人估計要肉體分離才能觸及。其實我是不相信的。不是不相信真理有一個類似圖書館的存在地,而是不相信靈魂會存在于那樣一個只有陽光的地方。在經歷生老病死的我們應該要回到我們最初的形態,最初那種隨風飄散,無拘無束,沒有情感的狀態,就像生活在我們周邊的空氣、塵土、花蕊那般,靜靜的不言語,不改變,生也隨意,亡也無感。就只是在世間作為點綴,給還在世間歷練的靈魂于映像。不用費心給它,教他什么是,什么不是,就在那兒存在著,在他周身圍繞著,他或她或它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那就形成思想,性格,從而達到不同的人生。最后就加入無情的位列,本著絕情絕欲的形態去觸發下一批的情愛,真真的無情甚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