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選擇困難癥嗎?

選哪邊?!不知道啊,要瘋了!

選擇只是在今天的一個時間點上做出的,未來卻是發展變化的。你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做出的選擇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所以在做了當下這個選擇之后,并不意味著后面一切就完事大吉了,后面還需要你不斷的付出努力,讓你的選擇變得正確。

你有多少時候難以做出選擇--

-“我是否該換個城市,發展機會多的一線大城市,還是生活壓力相對較小的二線小城市?”

-“在兩個職業選項中間如何做出選擇,一個穩定高職,一個高薪但是高挑戰高風險?”

-“要不要生二寶?”

-“兩個男人同時追求我,我選多金沉穩的還是選熱情陽光的?”

-“我是去學藝術繪畫,還是去學金融?”

-“我選個有理想上進的女生,還是選那個家境好性格溫柔的?”(選胸大的 汗?)

這些都是我們在人生中可能面臨的選擇,甚至我自己都會在買鞋子的時候難以做出選擇,紅色更好還是黑色更好。(別笑,大把的人和我一樣,在生活的小屁事兒中也會有選擇障礙)

我們的人生簡直就是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題,有的題容易,有的題難。那些讓你很難做出選擇的事情,在你看來是對你十分重要的,非常關鍵的,甚至被你看做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每當有大的人生選擇題讓你做的時候,你都會感覺到特別痛苦,難以取舍,左右搖擺,倍受煎熬。

1 ?因為你看得太重要

來看看那些讓我們糾結的選項,在我們看來都是各有千秋的,我們之所以覺得選擇并不容易,是因為我們把選擇這件事情看得過于沉重——

似乎你后半生所有的可能,是否能嫁得掉,是否能實現財務自由,是否能成為了不起的人,完全都取決于你當下的這個選擇了!仿佛你此刻的選擇決定著你的人生方向,你的后半生的幸福。選錯了你就完蛋了!

選擇了沒后悔藥吃啊!

Really? 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12年前,我曾在去上海做生意還是在北京找個新工作這兩個選擇中,搖擺了很久。

我清楚記得我當年的難以抉擇的狀態,無數張A4紙被我用一道豎線分成左右兩邊,一邊是利一邊是弊的分析了一頁又一頁,生怕我這一錘定音式的選擇把我的后半生都押寶押錯再無重來的機會。而事實是我最終在上海大半年的生意因為與合伙人之間的矛盾散伙而告終,我又重新回到北京,重新考慮接下來的路要怎么走。

這個當時看似錯誤的決定對我的后半生似乎也沒產生天塌地陷的影響,反倒是那些經歷讓我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了很多時至今日依然可以用到的商業經驗。那么當時的那個選擇是對是錯呢?Who knows!

我們總是試圖把一個選擇看得過于沉重,生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我再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

你在淘寶下單買了個東西,然后你會在選哪家快遞公司而糾結嘛?

圓通口碑好,但是比順豐慢,順豐口碑好卻太貴,中通比圓通便宜,但是中通的快遞小哥態度很差!

即使是這樣,選哪家快遞的事情也不會讓你太糾結。

為什么?因為你覺得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兒。

但是假如你這樣去想,情況就不一樣了:

如果我選圓通,晚到了一天,這禮物是送給我未來丈母娘的生日禮物,錯過了時間,她老人家一氣之下可能會反對我們的婚事,那不行,我的人生大事就要被耽誤了!

那我要是選順豐,我女朋友又會嫌我花錢太沒算計,不會比較,她生氣了會覺得我不會過日子然后把我換掉。

如果你這樣去思考問題,選擇用哪個快遞的確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舉這個例子的意思是--雖然讓我們頭疼不已的選擇比選擇用哪個快遞要難得多,但它也絕對不會有我們潛意識里以為的--“我們假如選錯了人生就完蛋了”那么嚴重!

過度地把后半生都壓在一個選項上,其實是過度憂慮的表現。我們大可以放輕松一些,未來的路還長著呢,你總有機會修正和改進。

放輕松點,后面日子還長著呢

2 ?你只不過是不想面對


我們能夠在一些簡單的事情上做出選擇,晚上吃健康低熱量的沙拉還是吃能夠提供好的口感的雞肉,我們總不會為此糾結一晚上而空肚子。那么,在一些大事上的選擇,我們也是能做出來的,只不過考慮的時間稍微都點長而已。

因此,我們不會一直卡在某兩個或是某幾個選項中而無法自撥。我們遲早要做出選擇。但是,拖著選不出來,仿佛可以延緩面對選擇后承擔后果的壓力。

當你在腦中建立了這樣的一種關聯之后,你就會害怕做出選擇——一旦你選擇了,過段時間出現了糟糕結果,你覺得這都是由于今天的這個選擇造成的!

早知今天會心碎,不如當初不開始-錯誤的思維方式

一旦你在腦中建立了這種錯誤的關聯,那么你就會心里的壓力無限大。而拖著不選擇恰可以讓你不面對這種糟糕后果帶來的壓力。

整個過程都是一個錯誤的思維導致的。

最終的心碎是由最終的選擇以及中間過程里你們相處過程中的無數個選擇導致的,你選擇了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心碎還是幸福的可能性各占50%,最終結果糟糕不過是中間過程中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差錯了。

所以,假如你在人生重大選擇問題上,建立了這種簡單的因果思維的話,那么你就很難做出選擇。

你晚飯吃了魚子醬沙拉,2小時后你拉肚子了,你覺得早知道如此不該吃魚子醬沙拉,真的是這樣的嗎?有可能是因為你盛沙拉的碗沒洗干凈,和你是不是吃魚子醬沒關系。導致你拉肚子的原因太多了,但假如你就把糟糕結果歸因到單一個選擇上的話,你確實無法選擇,你一選就意味著你要承擔這個選擇的風險了。所以你寧可拖著。

這種選項背后帶來的糟糕后果,是我們不想承擔的,所以選擇就意味著選擇了該選項之后的風險,所以回避風險也是造成我們不想選擇的原因。

3 ?以為一個選項比另一個更好

一方面我們會覺得,難以做出選擇是不是自己分析的還不夠透徹和全面;一方面又相信,這兩個選項中一定有一個是優于更一個的。

Sometimes maybe,sometimes maybe not!

拋個硬幣怎么樣

讓我來猜一下你們的想法,你們特別希望有個大仙兒或是上帝之類的能預知未來的人,或者有個程序能告訴你或者給你呈現,這兩個選擇可以將你的人生引向何方,選擇之后的狀態是什么樣子的,細致的讓你能夠看到選擇之后的樣子,以方便你在此刻做出比較,選擇那個更好的選項。

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我們以為兩個選項有一個強于另一個而已,其實兩個選項可能都不是那個最好的,也不是那個最差的,兩個選項都是那個差不多的,并不完美的,也不太糟糕的而已。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到最后,我們會怎么選?

我們大部分都會選擇那個相對安全的選項,而不是那個未來可能性會非常好的。

也就是說,我們會選那個“如果選錯了后果沒那么慘我還能承擔損失”的那個選項。避免陷入最悲慘的境地,基于這種恐懼,我們會更容易做出選擇。避害本能強于趨利本能。

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是面對選擇時候的自然反應,我們都會擔心遇到hold不住的情況。因為當下的選擇,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去把它們和未來關聯起來,并潛意識的認為,選擇必然會導致某種好的可能或是不好的可能,這兩個選擇中必然有一個會優于另一個。

但事實卻非如此。兩個選項可能都差不多。選擇哪個選項,都可能有最好的故事版本,也都有可能出現最差的故事版本。

一個選擇導致的結果總是有好有壞的可能,各占50%

所以,如果我在咨詢中玩世不恭一些的話,我真的可能會建議你們去拋硬幣吧,反正結果都差不多呢!

但是這個真的沒有現實指導意義,對嗎?我們不可能選女友通過拋硬幣的方式,那我們就不能選擇那個胸大的了?(開個玩笑)

其實要看清選擇的背后是什么,這是個關鍵點。

要知道我們的選擇背后,映襯的是我們的價值觀,是我們的內心真實的需求指向--

你可能真的就是一個為了堅持自己夢想而放棄做一個乖乖女的人,那么就不要選擇聽從父母的安排挑個他們喜歡的工作;

你可能真的就是喜歡事少離家近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狀態,那就別去選擇那個看上去光鮮讓別人覺得你很體面的“好工作”而被束縛在那一堆規則當中。

進行選擇時候的分析比較,你在權衡的是利益得失,而讓我們做出選擇的往往是我們的內心感受和內在價值觀。

事實是,選擇只是在今天的一個時間點上做出的,未來卻是發展變化的。你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做出的選擇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所以在做了當下這個選擇之后,并不意味著后面一切就完事大吉了,后面還需要你不斷的付出努力,讓你的選擇變得正確。

選擇或許很關鍵,但一定不是最終起到決定作用的那個因素。

選擇+過程,決定了結果。大膽選吧,過程才剛剛開始。

(你有糾結的時候嗎?那些糾結的事情你最終是如何做出決定的?留言告訴我啊,沒準你的做法能啟發到別人哦?)

本文作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很多人都有選擇困難癥(糾結癥),什么是選擇困難癥呢?以下是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 選擇恐懼癥,也稱作選擇困難癥。選擇...
    慧慧張閱讀 1,053評論 2 4
  • 01:要得真的“不多”嗎? 相信我們身邊都會有一些單身的朋友,每次問到關于處對象的事,他們總是會唉聲嘆氣的說:哎呀...
    五月誠心閱讀 297評論 0 0
  • 星期天出去放松一下,看完電影后準備吃一頓大餐犒勞一下自己,結果到了萬達廣場,面對火鍋、烤魚、炒菜、肯德基這么多選擇...
    時間的玫瑰_閱讀 1,556評論 0 3
  • 相信很多人都與我有同感。在面對人生重大選擇時頭腦一片空白,或者家人幫忙選定,或者自己選擇了,心中還是忐忑不安...
    sansens閱讀 132評論 0 0
  • 快畢業了,不知道自己想從事哪一行業。專業不精,打醬油的度日,內心掙扎卻始終邁不開步伐,總有其它的事,打斷原計劃...
    我想有個美好未來閱讀 179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