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1班讀書會讀書筆記Day5
書目 ? ? ?文章:《為什么我們著急對鳳姐黑轉粉?》,作者:傅踢踢,(班長陌小墨分享)
? ? ? ? ? ? ?秒拍視頻:美國之聲對鳳姐的專訪
R:
1、也許只有在今天這樣唯成功論的社會里,努力才能僭越善良、正直、規則、公平,成為張口就來的政治正確。
2、更大的悲哀是,過去因為炒作,因為惡毒,甚至因為顏值而嘲笑謾罵鳳姐的人,今天竟然瞬間就植入了一個勵志故事,并將此奉為學習乃至模仿的樣本。請問你的腦子一直都是空的嗎?
3、鳳姐的風評起伏證明了一件事:就現在,一部分茫然無措的人是缺少原則的。他們既沒有分辨真相的判斷力,又缺少一以貫之的價值觀,看別人出丑就暗喜,看別人成功就羨慕。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到最后成了情緒的奴隸,厚黑的門徒。
節選自傅踢踢的《為什么我們著急對鳳姐黑轉粉?》中的片段
4、美國媒體講究事實,要求的是真相;而中國的媒體講究的是關注度
5、無論是在家樂福做收銀員,還是在美甲店,我工作的很開心呢,我在美國沒有受到歧視
節選自美國之聲對鳳姐專訪,鳳姐的一些話
I:
今天讀書筆記還是關于鳳姐,請原諒一個水瓶的執著,我試圖整理好自己的觀點表達。
昨晚第一眼看班長分享的這篇文章覺得立意和角度分析的都很贊,同時代入感很深,感覺自己上一篇讀書筆記完全是被打臉。今天重新看了兩遍這篇文章,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又看見對鳳姐專訪的微博下方評論,剛剛整理完今天的聽課筆記,心中無限感慨,關于還在辱罵和批評鳳姐的人我有話要說。
A:
你抓住鳳姐過去不放的樣子真丑
講真,看了傅踢踢的文章,我才回憶鳳姐的黑歷史,究其根本,我不是一位合格的吃瓜群眾,新的話題總是層出不窮,鳳姐的話題也隨時翻篇。翻看這些黑歷史,憤怒驅使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悲天憫人愛國情懷和人道主義去批判鳳姐,如同跳梁小丑,惡言炒作自己,沒有同情心不道德……回過頭來看看鳳姐走過的路,我們在嘲諷和批判她之前是不是該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鳳姐是怎么出名?
2、她為什么離開中國?
3、她為什么對國內災難事件惡言相向?
4、她為什么還要混跡社交媒體圈?
5、得到贊賞為什么想著捐獻中國大涼山,而不是美國的慈善機構?
大部分人是這么看待鳳姐:在訪談節目中口出狂言及高擇偶標準迅速走紅網絡,因低學歷長相丑不堪被辱罵和嘲諷去了美國。借國內災難事件惡意炒作自己,借社交媒體賺錢和借捐款事件作秀。
總之,鳳姐被認為就是一個萬人唾棄、不得好死的網紅。
如果僅停留在這一層面的思考,那你真的就像傅踢踢所說:這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永遠受情感驅使的表現。請問你的腦子一直都是空白的嗎?
時代造就人,媒體輿論牽引著人們的價值導向。鳳姐的話題風波不斷,本質上還是媒體不斷制造鳳姐的話題和吐槽點引起大家的關注。20多歲的鳳姐找一個高標配對象的想法無可厚非,話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丑男還想找個美女當老婆,為啥鳳姐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就被噴。作為一個社會底層人物正常的生活被打亂,成為人們口中調侃的對象,她究竟犯了什么錯?社會對她的包容去哪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僅僅因為長相丑學歷低有夢想就該被嘲諷,媒體的輿論導向牽引著社會價值觀,人亦議云,長達五六年的辱罵和評判,是你還能保持微笑嗎?有情緒有憤怒是不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呢?沒有誰一開始就懂得利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黑歷史。正是我們的社會環境對鳳姐太嚴苛,才造就了她的黑歷史。我們的焦點只在她說的話發表的言論,卻忘記我們本身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社會環境中,這種環境對鳳姐對我們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
鳳姐說美國媒體講究事實,尋求的是真相;而中國的媒體講究的是關注度。反觀國內媒體,制造話題,博取關注,較量收視率高低,那是不是引導的方向傳遞價值觀都是有益于社會健康的發展呢?
去美國是鳳姐自己的選擇,至少她沒有受到歧視。無論是在家樂福做收銀員,還是在美甲店,她呼吸的是自由。鳳姐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鳳姐,她開始有30歲女人應有的姿態;正如她在《女人,三十》中寫道:30歲以前,我說我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是因為虛榮;30歲以后,我說我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是因為我更愛自己。人生苦短,何必因為不相干的人給自己增添煩惱呢。
孔子說:“十有五而立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對我們而言是個很好的人生參照。對鳳姐就不是嗎?社會的主流價值應該是包容接納一切真、善、美。當一個人慢慢活出自己應有的姿態,真誠的想要做點善事,也要因為過去被嘲笑被批判,那這個社會是病態的。鳳姐選擇捐獻大涼山,是個了不起的決定,這種善意應該被社會接納。
而有心人利用這個事件蹭熱度,緊緊盯住過去的鳳姐說事,這樣子很高尚嗎?講真,這樣抓住鳳姐過去不放的樣子很丑。
30歲的鳳姐,請繼續你的文字,愿你能正常走完“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苦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