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不易,成長更難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被職場雞湯導師文的這句話騙了:
“如果想進互聯網工作,不妨先從最基礎的運營做起。”
如果上天能給一次重來的機會,請毫不猶豫的點擊右上角“舉報-欺詐”,拯救萬千小白。
首先,入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你準備簡歷,把這些年來混貼吧豆瓣的經驗一股腦寫上去,假裝自己常年緊貼用戶;
想項目經驗,地推發傳單算不算?學校社團賣文化衫算不算?寫幾個push段子算不算?
有職業技能,word/excel/ppt絕不合并寫成Office,Xmind/Axure反正會建文件會畫框;
真正去面試時,抱著一種“我可能不太會但我什么都愿意學”的雞血態度,打動了面試官。
OK,接下來放松一切拿著Offer入職。
你錯了!!!
就像RPG游戲是從滿級才算開始玩,從入職的那一刻,你的“入行”二字才剛起筆。
真正的入行——
是當你身處一個良好的互聯網環境下,開始主動尋找一切運營的信息集合點:微信里存著10個以上運營公眾號,不間斷地畫腦圖記筆記,不放過任何與從業者交流切磋的機會。
0~3歲的運營“巨嬰”
都說運營是三年一道坎,沒滿3年的只能被叫做新入行。
打雜歸打雜,為什么別人能打成閱讀量過10w、出書出網課、四處講學的運營導師?
因為在0~3年的成長期內,80%以上的人都走入了“兩眼一黑就是干!”的死胡同里。
誰都知道機械的重復工作只會帶來折損,只有對照目標精心打磨才能變成精品。
可是說之容易做之難——
每月發薪日帶來的短暫高潮,就是你溫水煮青蛙的止痛藥。
對于此刻的你,這幾點一定有用:
1. 停止盲目買書買課程、收藏文章公眾號
不要陷入“我買了=我看了”、“我點了=我懂了”的人生兩大幻覺中。
首先,你不了解里面到底是講什么,日后有需要也無法做到按圖索驥;
其次,草草瀏覽一遍留下的記憶碎片,等同于記憶垃圾,更易造成信息混淆;
最后,你以為是多了一個有力談資,實際只會變成一知半解不如不提的尷尬癥;
2. 百看不如一記,百讀不如一聊
隨身攜帶紙筆 大概是職業生涯中最簡單高效的一個習慣。(推薦app版Mindnode)
有想法?記下來。我居然不知道這個?記下來。這篇文章說得好有道理?記下來。
不要懷疑自己得了一種“思路驚人,一開口秒成小學生作文”的病。
堅持找其他從業者聊聊,再精彩的idea也需要一個完整清晰的表達載體。
3. 職業規劃并不是只說給HR聽
當初臨時抱佛腳,說出的職業規劃不僅信服了HR,還感動了自己。
相信我,每一個運營人的日常都是瑣碎而煩雜的。區別在于——
要用重復的工作夯實基礎,
再從中抽出與未來規劃切實相關的內容,做細做精。
想做內容運營?編寫文案是重復,打中目標用戶痛點是實際。
想做用戶運營?分析數據是重復,掌握分析落地方法是實際。
想做活動運營?構思idea是重復,清晰目標轉化主線是實際。
個人成長高于一切
這一條更適用于創業小公司的新人們。
行業大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也許今天開開心心來上班,明天HR就通知說公司關張了。
雖然老板們嘴上說:職場不相信眼淚,付你薪水是來產出價值的。
但千萬不要拼死拼活的每日加班到月星高掛,將重復工作最大化以填滿自己的生活。
換條思路,你的成長將創造更多的價值,這也是老板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這里更建議的是:
高效完成既定任務后,在以提高個人能力的前提下拓寬工作范圍。
要記得,運營崗位是末尾淘汰制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那些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