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幾日,我買了一箱牛乳面包,想著孩子晚上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吃點,不成想孩子對這種口味的面包十分不愛,吃了一口就再也不想吃了。對于成人來說,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會不再品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對于兒童來說我們成人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是孩子挑食,反而硬逼著孩子吃。我不如例外的也是這樣的一位母親,而且表現出因孩子“挑食”而生氣不已,將一整箱面包拿回自己房間。當我準備把她書包里放著的2個牛乳面包拿走時,孩子嚎啕大哭起來,抓著自己的書包不讓我拿,而我認為自己“勝利 ”了,得意的認為孩子確實是挑食而并非不愛吃這看似美味的牛乳面包。
? ? ? ? ?過了10來分鐘孩子走到我面前,怯怯的拿著她在幼兒園做的手工樹給我看,我放下了剛才的生氣面孔,認真得聽她講著手工樹。講完后孩子小聲的說:“媽媽,本來我是想第一個給你看我的,但是我擔心你還在生氣,所以就先給奶奶看了。”我心里一震,才知道自己的生氣嚇到孩子了,嚇得她都不敢靠近我,想必剛剛自己的生氣面孔應該是極其丑的吧。
? ? ? ? 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她認真的說:“媽媽,我想跟你說說書包的事情,我不想讓你拿我書包里的手工樹,我想自己拿給你看,你打開我的書包我就哭了。”原來我以為的孩子挑食試探勝利全是錯的,孩子并不知道我要拿的是那存放在書包里的牛乳面包。我后悔不已,覺得自己連個孩子都不如,她懂得在自己平靜時為自己的曾經的哭鬧進行解釋,她懂得理解自己媽媽的心情。而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主觀臆斷孩子的喜好完全忽略她的反饋,為滿足自己的那點家長權威形象不惜犧牲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意愿權,強行打開她的書包。
? ? ? ?我蹲下來平靜地跟孩子說:你既然不喜歡牛乳面包,那就給媽媽當點心吧。我們一起去買你愛吃的瑞士卷。她很開心,手舞足蹈得跟我講起幼兒園里好玩的事情來。
? ? ? ? 既然我從來都不會品嘗自己討厭的榴蓮,又哪里能要求孩子去吃她本不喜歡的牛乳面包呢,孩子只是比成人少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否則她們定不會選擇自己不愛的食物,也就不會有成人口中所謂的浪費了。以自己的理解揣度他人的意思,讓他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執行,倘若你的揣度是吻合的還好,若是一種曲解而且情緒易激動者那必然會造成雙方的誤會甚至爭吵,氣就生起來了。平靜地陳述你的觀點和解釋,尤其是意見相左時更應如此。多一份包容,少一份偏執,自然就能少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