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圍城》來自于他人對婚姻的援引,婚姻像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好奇這本書中對婚姻的真實描述,所以在三月底開始讀這本書。在我看來,書中方鴻漸并沒有對真正的愛情的理解,和女人的接觸往往看出自己并非主動想去追求,多是迫于周遭環境,便一步一步隨波逐流。
鮑小姐是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接觸的女人,鴻漸被她的性感火辣身材吸引,船上日子風流快活。快到下船時候,鴻漸的無心反倒期望鮑小姐對他有所感情。誰知鮑小姐不過是逢場作戲,人魚登陸立刻變成嬌妻追尋自己的未婚夫。鴻漸也是,既然玩玩,何必生情嘛。第二個女人,蘇文紈在回國船上對方鮑二人的私情全都看在眼里,見鴻漸示好鮑小姐,自視甚高的蘇大小姐不免瞧不起看不慣,孤傲過頭了,男人自然不來叨擾。于是放下身份,湊上與鴻漸為好,鴻漸還沒反應過來,她卻換裝女主人,幫忙照看鴻漸,所以就有了回到上海,自信認為鴻漸喜歡她,要和她交往的念頭。其實鴻漸對蘇無感,只是迫于蘇的面子,敷衍她的每次邀請和電話。鴻漸中意蘇的表妹唐曉芙,兩人暗送秋波,眉目傳情,還算是用情算深,至少我讀這段感覺兩人情感焦灼是開啟一段愛情的好開端,不幸的是這段脆弱的感情最終毀于鴻漸不能再拖的擺脫蘇的狗血中。蘇對唐曉芙和盤托出說方鴻漸種種不好,唐深信不疑,方鴻漸不去解釋,反而接受現實,選擇送還二人書信結束往來,最終這棵嫩綠的愛情萌芽死于彼此對對方主動挽留的妄想期待中。鴻漸作為男人這樣維諾猶豫,這段感情的煙火遲早也會熄滅。此時,同為蘇甩了的趙辛楣和方鴻漸同為天涯淪落人,互訴衷腸,方聽從趙的建議決定同去內地從教。
同行路上,方的第四個女人出現,二人婚姻最終促成,流言蜚語同事玩笑反倒是成為月老。孫柔嘉不漂亮但心機深,方鴻漸無能又沒主見,哪能看得到孫背后的心思,這是他那種無主的期待又開始泛濫,期待孫對自己有好感,雖然覺得自己對她沒愛情,但還是放不下。于是在流言蜚語的重壓之下,他再次屈服,決定娶孫柔嘉。這對情侶中,個人認為孫不愛鴻漸的,她只是想國內大學畢業的女學生嫁給留洋博士,對自己來說算是飛上枝頭做鳳凰了。于是,便順水推舟嫁給方鴻漸。從訂婚到結婚可以說都算是那個時代的閃婚了,臨時組建的夫妻,在外人看來百般恩愛,在家中爭吵不斷。看到這里,真難以想象自己能耐心聽完書中他們爭吵的聒噪。婚后瑣事不斷,整天吵嘴的兩人愈演愈烈。辭職的鴻漸本想決定回家蓄心待柔嘉好,柔嘉在家等鴻漸盼望他和姑姑和好在她廠子里給鴻漸找個工作。如果劇情按照預設發展,結局也許不壞,沒料到鴻漸偷聽到姑姑的壞話,之前的誤會反而情緒轉變一吵定輸贏,最終,二人不歡而散,鴻漸一事無成。
讀這本書時,一直有種壓抑的感覺在心里釋放不出。鴻漸與女人的糾纏不休多半源于自己的猶豫維諾和無望期待。對待感情,當斷則斷不給自己留麻煩,不喜歡就不要曖昧,不用真情就別期待實意。對愛的人別留遺憾,沒有誤會;對不愛的人別屈服,不搞曖昧。積弊太久 只會拖垮自己。另外,難道這本書真的講的婚姻和愛情嗎?方鴻漸、蘇文紈、趙辛楣三個人各自的婚姻是真的婚姻嗎?如果不是真的,為何高歌該書的婚姻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