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外,蕭峰以自殺平息宋遼之戰后。虛竹返回靈鷲宮魔改降龍十八掌隱世不出,段譽亦回天南為帝,得閑處將六脈神劍于一陽指融合,兩大高手從此不再踏足中原。不久,掃地僧攜蕭遠山與慕容博和丁春秋泛海而去。
中原武林經過這次動蕩后,再無絕頂高手。劍神卓不凡自從敗給虛竹后,隱身關外鮮卑山苦練劍術,老來收了一名鮮卑弟子,這個人就是劍魔獨孤求敗。
同期,大宋負責編撰政和道藏的文官黃裳無師自通,一身功夫天下無敵,只是不被人識。
慕容復于六安霍山潛心修煉斗轉星移大成,但人已年邁,又無子嗣,復國無望。遂化名霍山入明教,收弟子方臘等傳其武功志向。因胸懷乾坤,故斗轉星移更名為乾坤大挪移。再后,方臘等秉承慕容遺志,起兵反宋。
未幾,宋江起義,旋被招安。后隨童貫征剿明教,其部將郭盛戰死烏龍嶺。時任監軍文官正是七八十歲的黃裳,因恨所監宋江部死傷慘重,遂親身殺敵,近乎以一己之力掀翻明教。明教殘存教眾西遷光明頂以避黃裳。
郭盛之子后來加入岳家軍。魯智深坐化六合寺之前,曾收一柯姓沙彌為徒。
丐幫第十三代幫主喬峰因故離開丐幫,導致第十四代幫主莊聚賢及第十五代幫主并沒學到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第十六代幫主從天山縹緲峰藝成下山,恰逢金人南下。靖康之變后,十六代幫主北上金國,欲以蕭峰與阿骨打的結義之情討回二帝。未果,中伏而死。
其時,參與伏擊的金國劍術供奉卓不凡亦受重傷。金人以白山老參為其續命,請獨孤求敗繼為供奉。
南方黃裳被整個南方武林圍攻,不得已遁入深山,深研天下武學。
十七代錢幫主雖得降龍十八掌要藝,但畢竟未精,一邊引領丐幫北上山東,一邊苦練武功。錢幫主在山東先后結識抗金將領上官劍南和義軍首領王重陽,并肩作戰。
王重陽本是金國偽齊王劉豫的科舉狀元,因憤金人作惡而舉義。只是手無縛雞之力,屢戰屢敗,得上官劍南和錢幫主指點后,開始習武。
卓不凡傷重不治,獨孤求敗辭去大金供奉,在金國內闖蕩,四處尋人切磋,從東三省打到山西河北,并無對手,遂號稱劍魔。
期間,岳飛冤死,岳家軍散。岳飛親兵郭麒麟(郭盛之子)與楊超越(楊再興之子)攜武穆遺書逃出臨安,正好遇南歸營救岳飛的上官劍南,遂以書相托,自刎殉主。上官將二人葬在牛家村,并告之二人妻兒。
王重陽習武不過年余,天份盡顯,受錢幫主之請,赴黃龍府盜取十六代幫主遺骨。途中,王遭遇獨孤求敗,王一招惜敗,幸林沖之遺腹女林朝英相助,脫險南歸。
因愧對錢幫主所托,王重陽赴陜閉關潛修,并筑活死人墓。夢中得呂祖傳先天功,全真法,不數年間武功大進。同期,獨孤通過與王重陽的交手印證,進入重劍期。上官劍南藏書鐵掌峰,并創鐵掌幫守護武穆遺書。
獨孤入山東,與漢人交往漸多,亦見多了金人惡行。兼聽漢人論起重陽皆交口稱贊其為義士,心中不安,棄劍,改學拳腳功夫。并接觸到中原內功。
函谷八友漸老,于近百歲時覓一幼童,盡傳所學。是為黃藥師。
西域馬賊歐陽烈因避風沙誤入星宿海遺址。得昔年丁春秋毒經五部。其幼弟歐陽克從蟾蜍經中悟出蛤蟆功。
段譽之孫段智興成年,在其祖的指點下,一陽指盡得真傳,只是內力不夠,無法修習六脈神劍。
錢幫主入縹緲峰為虛竹子祝一百一十大壽,并送丐幫天才孤童洪七為虛竹子關門弟子。
王重陽收少年周伯通為師弟,上官劍南收裘千仞為弟子。
黃裳出山,然山中一日,世上已過數十年。這一年,王重陽已出家為道,創立全真。
獨孤進入木劍期。王重陽先后收全真七子。黃歐段黃裘先后出山。
黃裳著九陰真經畢。獨孤進入無劍期。林朝英死。
獨孤山東無敵,始聽聞中原武林四大無敵傳說。天山虛竹壽一百二,據說是天下無敵。天南段譽壽亦近一百二,據說也是天下無敵。還有個甚么黃裳,壽一百三,一人挑滅江南明教,估計也是天下無敵。至于王重陽,比自己還略小,當年僅一招之差敗在自己劍下,聽聞后來得神仙傳授,亦有天下第一之名。
獨孤欲先后挑戰四大高手,及至陜西,逢重陽入活死人墓為林朝英守喪,不遇。繼續向西入天山,方聞虛竹已故。再折道云南,段譽亦已故。比及再折行東向去訪黃裳,卻不知所蹤。一番辛苦,居然一個對手也沒碰到。年過七十的獨孤求敗病倒在黃裳故居。一邊養病練劍,一邊等黃裳歸來。閑無事時,從阿剌伯商人處購得一幼雕,其實是個鴕鳥幼崽。
其時,黃裳自感時日無多,九陰真經到了托負人的時候,畢竟江湖上已有不少正邪兩派高手暗窺自己住處,只等自己仙游。而且兩派高手相互搏殺,每日里死傷無數。黃裳先后考查了王重陽及洪黃段歐裘,并以王重陽的名義留書相邀,同時放話天下諸派高手上華山論劍。
少林寺為了海選華山論劍人選而進行了大比武,結果出了火工頭陀事件。少林開始了長達七十年的封寺。全真派七子各傳法一地,成為天下第一派。
同年,段智興登極。丐幫第十七代錢幫主拜訪上官劍南時,兩大幫主醉游洞庭時遇刺溺水,刺客不詳。洪七與裘千仞先后接掌丐幫鐵掌幫。
黃裳等到王重陽出關,小試其身手,百招之內,黃裳初時不肯下重手,居然被重陽占住上風。百招過后,年近一百四的黃裳待發力時,然后力未免不繼,僅以招式精奇拆成平手,雖不至敗,但欲勝已是不能。堪堪三百招后,重陽收手后退拜伏,原來認出了黃裳。待重陽立誓不在華山論劍前修習九陰,黃裳遂以書托重陽,重陽使弟子郝大通送護黃裳南返。
獨孤一個東北人小住華南年余,受不住南方炎熱,眼看病危,埋劍于冢,留生平所學于黃裳隱居的巖洞里,并逝于其中。及黃裳歸來,知其前后,感慨不已,以九陰綱要,取獨孤所學劍義,創九式劍法。為了紀念獨孤求敗萬里求敗之精神,取名獨孤九劍。并留書重陽,令其弟子郝大通攜劍譜返華山交給王重陽。不久,黃裳亦逝。因其高壽而逝,當地人皆稱仙游,不久,驚動宋帝,及賜當地縣名為仙游。
王重陽得書后方知當年傷己者乃獨孤求敗。因為此敗讓自己無法完成錢幫主之托,深以為恥,遂沒看劍譜,隨手交給郝大通。郝大通亦因師門之恥,亦不肯學。僅將劍譜刻于華山后崖上。此一刻,使集黃裳獨孤兩位奇人之長的招式絕學蒙塵達三百年之久,直到郝大通所創的華山派在全真沒落之際一敗再敗于冮湖,幾近消亡時,才由一個青年弟子風清揚發現,并以此劍法重振華山派。風清揚弟子令狐沖亦得其傳,并將學自少林的易筋經和學自武當的太極劍回贈華山。風清揚結合易筋經改紫霞神功,并易名混元功,將太極劍融入獨孤九劍改名華山劍法。再后又被穆人清袁承志師徒先后精習,并前后成為兩代天下第一。
以上純屬腦補,瞎掰天龍到華山一論前,之間發生了什么,使金書理論上通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