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騰小追繼續主持成語競賽。
“今天的第一個成語是:不亦樂乎?!?/p>
子路毫不猶豫搶到答題機會。“夫子常說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灰鄻泛酢蛠碜赃@里,一個字都沒改。意思是:不也是很快樂嗎?”
“回答基本正確?!?/p>
“正確就是正確,不正確就是不正確,怎么到我這里還來個‘基本正確’?”子路有點不滿。
“大部分對了,只是‘不亦樂乎’的含義不準確?!彬v小追解釋說,“當然這不能怪你,是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含義才發生了變化。這個成語的意思已經變成了‘極度’‘非?!囊馑迹3S脕硇稳葸_到了一個非常極端的狀態?!?/p>
“小追,你給我們舉個例子吧?!狈蜃咏ㄗh道。
“好的?!毙∽废肓艘幌?,說,“以我為例,可以說:我一邊找成語,一邊出題,還要聽大家的解答,作出點評,忙得我是不亦樂乎。在這里,‘不亦樂乎’就有‘非?!畼O端’的意思?!?/p>
“變化也太大了!原本是‘喜悅’‘快樂’的意思,竟然變成了‘極度’‘非?!?,這我怎么能知道?”子路好像在給自己找理由。
顏回分析說:“從小追這兩天講的內容來看,成語的流傳和定型,有的保持原樣沒有變化,有的外形變了,有的含義變了,好像挺復雜……”
“這應該是正?,F象,改變才有活力嘛。我們看夏、殷以來的語言流傳、沿革,大致也是這樣的。”夫子說道。
“是的,”小追說,“不過我發現,來自我們這里的成語大部分還是穩定的,有變化的只是一小部分。”
他接著出題:“下一個成語是:文質彬彬?!?/p>
“唰”,大家齊刷刷地舉起了手,幾乎是在同時;這讓騰小追很為難,讓誰答呢?
“解釋‘文質彬彬’,就找一個文質彬彬的人吧?!彼麙咭曇蝗?,“顏回,你來答吧?!?/p>
子路好像有意見:“小追,你的意思顏回就是君子唄?”
“我沒說呀!”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夫子的原話可是這樣的!”
“噢,我忘了。不過‘文質彬彬’的意思已經發生了變化?!毙∽氛f,“我們先讓顏回答題,然后再討論它的意思,好不好?”
顏回答道:“子路說得對,文質彬彬我確實不敢當,我離君子的要求還差得很遠。夫子說過一段非常精彩的話,大家可能都記得: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馁|彬彬’就來自這里。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質樸超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超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恰當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君子。這是我理解的意思,至于后來流傳過程中意思的改變,就得你來告訴我們了,小追?!?/p>
“好?!毙∽方又f,“夫子的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是說做一個君子應該具備的條件,文采和質樸要配合恰當??墒呛髞怼馁|彬彬’的意思變了,變成‘文雅有禮’的意思了?!?/p>
“這等于意思偏向一個方面了?!弊迂曊f,“原來的‘文質彬彬’是強調兩個方面,既有文采,又有質樸,文采和質樸恰當地結合在一起;后面小追說的意思,只強調外表的文雅有禮,好像只有文采沒有質樸了?!?/p>
“是的,‘文質彬彬’的意思‘跑偏’了,”小追說,“所以說顏回文質彬彬,并不代表我認為他是君子啊。”
子路恍然大悟:“這么個‘文質彬彬’??!”
“如果我說‘子路文質彬彬’,你認為合適嗎?”
“不合適,我恐怕永遠也做不到文質彬彬?!弊勇匪斓卣f,“你可以說:顏回文質彬彬,一看就是個書生。”
“看來你已經領會了‘文質彬彬’這個成語的意思了。”小追贊同地說。
“下面一個成語是——”子路模仿著小追出題的樣子。
小追笑著接下去:“下面一個成語是:愚不可及。誰來解答?”
子貢舉手答題?!啊薏豢杉啊f的是衛國大夫寧武子。夫子給我們講過他的故事。說他在國家有道時就聰明,在國家無道時就裝糊涂。他的聰明是別人可以做到的,他的裝糊涂是別人做不到的。夫子原話是這樣說的:寧武子,邦有道則知(智),邦無道則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薏豢杉啊@個成語應該就來自這里。夫子希望后人應該借鑒寧武子的‘知(智)’和‘愚’,尤其是他的‘愚’,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
小追轉向夫子:“先生,難道‘愚’我們也要學嗎?”
“這個‘愚’可不是愚蠢,實際上是知進退、懂取舍,是身處亂世的處世智慧。”
“也就是說,在這里,‘愚不可及’是夸人,是一個褒義詞?”
“是的。”
“可是后來它的意思變了,變成損人了,是貶義詞?!?/p>
“哦,是嗎?”
“我們說一個人愚不可及,意思就是他蠢得別人都趕不上,簡直愚蠢無比?!?/p>
“啊,完全反了。我本來是夸人智慧,到你那里竟變成了罵人愚蠢,變化太大了!”開明的夫子也有點意外。
子路還是有點不能接受:“我就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變來變去,就照原樣流傳下去不挺好嘛。我總有點被冒犯和不被尊重的感覺……”
“逝者如斯夫!”夫子對子路說,“我們看到的河水,既是上游之水,又不是上游之水,它看上去沒有變化,其實一直都在變。語言文字也是這樣,既是古人的,又不是古人的;在流傳、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變化,才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p>
“好有哲理!”小追說,“我只是覺得神奇。這些成語流傳幾百年、幾千年,沒有人下命令,沒有人去管理,它們會自動適應:這些要原封不動地使用,那些要調整和改變。這不是很神奇嗎?”
“是啊……”大家也有同感。
“更神奇的是,”小追接著說,“這些成語好像得到了永生,每朝每代、每時每刻都有人在說、在用,在座各位的思想、情感也在成語里得到了永生。你們已經永遠活在人們嘴上!”
“應該是‘永遠活在人們心中’!”顏回糾正小追。
“我覺得,‘活在嘴上’是比‘活在心中’更高的獎賞!”小追強調說。
“吾與追也!”夫子突然冒出這么一句,“我同意小追的說法,他說得太好了!‘活在人們嘴上’確實是一種更高的榮譽?!?/p>
“這種說法挺新鮮,常常被人念叨也是一種榮譽!”子路一直對歇后語感興趣,就對小追說,“小追,我們在歇后語上是不是也享受到了這樣的榮譽?”
小追正要講歇后語?!爱斎?。你們在歇后語里也經常被提到!”
“那你快給我們講講!”
小追想了想說:“講歇后語,我打算繼續采用競賽的方式,不過這里我們要比的是猜謎。”
“猜謎?”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一個歇后語就相當于一條謎語,”小追解釋說,“它的前半截是謎面,后半截是謎底。比如‘孔夫子門前講《論語》’就相當于謎面,‘不自量力’就是謎底?!?/p>
“你說歇后語的前半截,我們猜后半截,是這樣嗎,小追?”子路問道。
“對,就是這樣猜?!?/p>
“這個有點意思,小追,你快出題吧!”
“好,那我就‘馬兒伸腿——’”小追上來就拋出一個歇后語,同時做出一個伸腿的動作。
大家正等著聽他的下文,卻突然沒了動靜;小追又伸了伸腿,微笑地看著大家,還是不作聲。
“噢,我明白了,小追,你這就是一個歇后語,是不是?”子貢反應過來。
“對。你們猜猜是什么意思。”
子路比較夸張,他甚至站了起來,模仿著馬伸腿的動作。
宰我看到這個動作,一下子恍然大悟:“‘馬兒伸腿’就是‘出蹄’呀!這是諧音啊。這個歇后語應該是:馬兒伸腿——出題!”
“嘿!這個巧妙,風趣……”顏回回味著歇后語的意思。
夫子笑著說:“我看由也有一半功勞,沒有他的演示,予也答不上來?!?/p>
“你看,夫子是最公平的!”子路有幾分得意,他接著催促小追說,“那你就繼續‘伸腿’吧,小追。”
大家都笑了。
“好。請聽好了:孔夫子的嘴巴。猜猜它的下半句應該是什么。”
眾人猜了半天也不得要領,忍不住把目光投向夫子,仔細去看他的嘴巴。
“嘿,我的嘴巴有什么好看的!”
小追只好公布答案:“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是說夫子文思敏捷,口才好,說出話來就成文章。請大家接著猜下一個:孔夫子念書?!?/p>
還是沒有人猜對。
小追公布答案:“孔夫子念書——咬文嚼字。大家可能對歇后語還不熟悉,仔細體會,慢慢琢磨,逐漸就能猜出答案了。聽好了,下一個是:孔夫子講學?!?/p>
顏回舉起了手?!翱追蜃又v學——之乎者也?!?/p>
“答對啦!”小追喊道,“就這樣,接著來:孔夫子背書箱?!?/p>
冉有舉手了。“孔夫子背書箱——里面大有文章。”
“對啦!下一個:孔夫子拿笤帚?!?/p>
子貢舉手答題?!翱追蜃幽皿灾悒D―斯文掃地。”
“正確!下一個:孔夫子搬家?!?/p>
子路舉起手來。他佯裝不滿地說:“小追,你要把夫子累死啊!一會兒讓他講學念書,一會兒讓他掃地搬家,還腦力體力全有了!”
小追也忍不住笑了:“剛才不是說了嘛,這是一種榮譽啊!誰讓夫子那么有名、那么厲害呢!一般人沒有權威、沒有說服力呀,所以只能麻煩夫子了。”他接著說:“實際上,和夫子有關的俗語、成語多了去了,我們今天只介紹了一小部分。對了,這個歇后語你猜出來了嗎?”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對不對?”
“對了。下面我們讓夫子歇一歇,請在座的各位出場。這個歇后語是:孔夫子的弟子。在座各位可都有了?!?/p>
“弟子不就是我們這些人嘛,有什么好說的?”
“你們這些弟子可不簡單哪,你們可都是圣人的弟子?。∈鞘ベt之輩!”
“是‘剩’下來的‘閑’人!”子路調侃說。
“你這個意思就比較接近了,這個歇后語是:孔夫子的弟子——閑(賢)人?!?/p>
“?。空嬲f我們是閑人哪!”
“說你們是‘圣賢’的‘賢’,然后才轉為‘閑人’的‘閑’,還是利用了諧音,這么說是為了好玩。歇后語就是這樣的?!?/p>
“你看看,為了你們好玩,我們做了多少犧牲,都把自己變成閑人了!”子路故意夸張,“小追,我真羨慕你們,有那么多成語和俗語可以用;我們現在能用的就非常少,和我們比起來,你們真是太幸福了!”
“你這么說,讓我又想起一個俗語: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些都是你們打下的基礎,我們應該感謝你們的付出!”小追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