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初中,上物理課的時候,我們都學過電路的串聯和并聯,最常見的電路元件是電阻。如果將自己正在做的事比作電阻,乃至將人生大事比作電阻,那么串聯和并聯就是我們處理這些事件的手段。電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看作事件的困難程度與重要性程度,將生活的大小事用物理概念來詮釋,用物理思維來思考,將獲得更高效地處理手段,讓效率提升就是這么好玩任性。
01巧用串聯
在電路中,無論電阻大小,將其串聯時,對電流都沒有影響,誰先誰后都一樣。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中就不一樣了,電阻作為待處理事件,這串聯得有順序:第一,如果電阻大小相同,意味著困難程度及重要性程度都一樣,順序就無所謂了。
第二,如果電阻大小不一,那若按照事件的困難程度排列,則電阻小的在前,電阻的在后,便于前期積累信心,因為人在披荊斬棘的過程中善于循序漸進,逐步克服困難前進,突然遭受大困難便很容易大受打擊,難以跨過這道坎,跌倒了可能就是永遠的跌倒,很難再爬起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若按照事件的重要性程度排,電阻大的在前,因為人的時間有限,注意力這一資源極其珍貴,如果分散注意力,企圖面面俱到,可能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也得不到;若事件的困難程度和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則跳躍式排列,一小一大,一小一大這樣排列下去,先處理小的進行熱身找感覺找信心,之后收斂注意力全神貫注攻克大boss。
這樣合理運用串聯策略,效率提升1.0。
02妙用并聯
人生中的大事,例如工作和成長,看起來都很重要,于是,習慣串聯策略的人們,一直在糾結判斷,是工作重要,還是成長重要。如果是前者,這類人在公司加班加點,和同事搞好關系,揣摩上司的心思,滿腦子加薪升職的愿望,回到家也是在趕文件,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領導臨時布置的,說好回家后晚上10點進行的技能訓練看書計劃一個都沒落實;如果是后者,這類人在公司規規矩矩,既不主動也不偷懶,正常完成上司的工作,和同事的關系不冷不熱,每天最快樂的便是回家進行自我修煉,自我成長。
其實啊,事件與事件是有很強的關聯屬性的,并不是只有相互獨立或者是串聯中的承前啟后,還有并聯中的互為補充同步進行。
工作和成長矛盾嗎,他們不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嗎?這時,你可能會嗎?哎呀,不是說收斂注意力攻堅嗎,將重心放在更為重要的選擇上嗎?
但工作和成長真的不矛盾,矛盾的是你以前還沒升級的認知。你看,在幫老板打工時,在完成老板給的指標的同時,其實你是知道自己還沒有到極限的,你可以做得更好,這是很好地鍛煉機會,既然有能力做到這一步,為什么不為自己的成長再繼續努力一下,將老板交代的是做的更加好,這不是拍老板馬屁,為了所謂的表揚,而是為了自己的成長付出努力。在工作時抱有這種念頭時,你就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因為你懂得了你真的不單單地在工作,你還在努力成長。而在家看書閱讀,做技能的刻意練習時,也是可以運用到工作當中去的啊。
因此你看,一個時間單位,因為懂得用并聯的手段處理工作和成長,你的效率是不是飆升到2.0?
03嵌套配用
再進一步,在處理并聯事件的時候,這些大塊頭一般而言是可以拆分。在處理串聯的事件時,也可以將重要性程度相當的事情進行合理地并聯處理。串聯并聯嵌套,實現效率飛躍式提升。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燒一壺水來泡茶。要做的事件包括:洗茶具、燒水、洗茶葉、泡茶。那其實大家生活中都知道,這樣子做是最高效率的:先燒水,燒水的同時洗茶具和茶葉,等水燒開,進行泡茶。很多人知道這樣做是最好的,那是很可能來自他們反復嘗試經驗得出的優化結果,但并不是所有人知道為什么?這其實是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提出的統籌方法(詳情請點擊鏈接統籌方法)。
用串并聯也是可以解釋得通:洗茶具和洗茶葉串聯,燒水和他們兩者并聯,最后再整體串聯泡茶。從這個角度看,巧妙地運用串并聯是統籌兼顧地一種化簡用法。當然,洗完茶具和洗完茶,水還沒燒開,此時便可以心安理得得美美地看一會書,這無形中又是在一個燒水的時間單位下在洗完茶的末尾串聯下一個“看書”事件。
這樣看來,嵌套使用串并聯,效率提升不是3.0,而是5.0、6.0都有可能。
04跨學科思維
從兩個小小的物理概念:串聯和并聯,就可以思考出這么多有趣好玩的東西,而且還是可以提升效率的方法。這便是知識跨界遷移,融會貫通的表現。怎樣做到?
兩點小建議:第一,對一個概念深入思考,比別人多思考一下;第二,常對自己說,這個道理還能用在哪里,甚至將這句提醒問話,貼在隨處看得到的地方,養成習慣。
結語:
知識不是孤立的,道理相通。善用串并聯,效率提高很有希望,助力人生。為啥我上物理課的時候就沒想過這回事呢,原來還可以這樣用……生活很多寶藏,很多驚喜,看來下回溫故知新時,借鑒串并聯,也許有大收獲,你說呢?